张天布参话头在动力学心理治疗解决阻抗中的整合运用5
(2011-02-01 13:59: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理师咨询技术 |
1.3.2 对威尔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电影一开始我们不知道他内心当时怎么想,但是看到的是,他根本就不假思索和回味他人情绪,也不感受和表达自己矛盾的内心,仅仅是非常直接地把自己原来用以对付继父的那种不逊和挑衅的态度赤裸裸地表达了出来。这种表达自己行为方式是内心的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这种方式就是见诸行动。
我们也看到了W在其现实的人际关系中,都渗透着以往在寄养家庭中遭受虐待时形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这些表现可以理解为威尔的移情表现,也可以从威尔不成熟的内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投射性认同来理解。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表现是:患者把自己不能接受的那部分自体表象投射给客体,客体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样的投射并加以认同,再以患者投射过来的那个表象形式表达出来,患者将这个表达确认后加以再次认同。如此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持有投射性认同方式的人在早期的客体关系中没有良好地完成自体表象的内化,他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在现实交往中分不清人际交流时所见到态度到底是谁的。“这个感受是我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威尔与大学里的教授们、同伴、女朋友、警察、治疗师等的交往中一直是充满着嘲弄、不屑、过分敏感、攻击行为等。从投射性认同的角度看,这是他把自己内心的难以忍受的自己是坏蛋的那一部分投射到别人那里,当别人当真拿他当不良少年的时候,这个态度让他证明了自己原先对自己的感受,这进一步加重了他对自己不良的印象,并再次不接受它,再设法将其投射出去。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他一直不能走出不良少年的怪圈。
威尔内心那个坏的自体表象部分的最初形成与他在童年遭受的客体虐待有关,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个坏的客体,这些客体在向他内化自我时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以至于他分不清到底是自己混蛋,还是别人的错。治疗师尚恩在治疗中,盯住了这个最重要的心理动力学要点,以参话头的方式予以突破,使治疗发生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