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从客体关系的理论角度谈边缘人格障碍的治疗3

(2010-09-16 18:35:23)
标签:

情感

分类: 精神分析学理论

七、主要的防御机制:

1、分裂:
    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在两极间转换,情感也随之迅速转换。指向生活中每个人物。
   
分裂的作用是保护好的那个部分不受到骚扰,坏的那方面对于好的存在也被保护起来。
   
没有相互保护,而融为一体的话,我可能会依赖每个人的想法,而此导致焦虑。
   
分裂是因为好的坏的客体之间没有整合好。

2、投射性认同:

治疗师的反移情———我想对自己做点什么总觉得不对。我想对病人做些什么,但是这种感觉又不是来自自己;我被逼迫必须要扮演什么角色。被控制的感觉;或者是需要战斗攻击的感觉。以上可能就是由投射性认同产生的。
  投射之后为因他内在不好的部分到了外界去了,治疗师变成攻击者强大的有威胁的人,治疗师自己有了焦虑本来是病人的,病人会焦虑减轻,病人控制了治疗师。病人对治疗师的攻击又会出来。
  病人会把治疗师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自体客体。病人将治疗师,做为自体一部分治疗师。

(成熟的爱情中如果两个人能够忍受对方可能没有我投射出去的那么好,在这中间,有爱意的也有攻击性的,两个人都能够忍受)。

3、原始理想化
  是针对他人,将另外一个人变得无所不能——只有好,或是只有坏,因此原始理想化经常伴随贬低。 

4、无所不能:

是将自己变得无所不能。反社会人格的常用的防御机制。

5、否认:

有自杀经历,在重新描述的时候没有情感体验,从反移情的角度来说会觉得惊奇不可理解。隔离理智化的成熟度防御高些。对外界的情感隔离和对自己内在情感的隔离。

否认是原始僵化的防御机制。(我的理解否认似乎不具有现实检验能力,而隔离理智化合理化则主要是指情感层面的压抑)

6、无所不能的控制者
    病人会成为治疗师的绝对的控制者治疗师会受其控制。我不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我的情绪只能跟随病人。或是我们体验到自己内心极度的愤怒,所以我们呢,做为个体存在被消解了。

一般的弱我的标志:本我、自我、超我
   
弱我缺乏对冲动控制,耐受焦虑的能力差,升华能力被限定
   
具有现实的检验能力
   
自我本我是生理冲动自我内部形成的一个结构,冲动控制障碍、 躯体化病人可能也有关系。讲弱我自我通常和自体客体有关系。

八、边缘人个障碍预后
    发展较少超我的预后不好越多反社会性行为预后越不好,反社会性人格伴有边缘性人格结构预后不好
   
预后和客体关系质量有关系;
   
越是长时间与世隔离较少人际接触,预后越不好;

有很多的人际关系即使是混乱的,预后好些;有关系的时间越长,预后越好。
九、严重程度标准
   
自恋型人格,反社会行人格特征——病人情况严重
   
癔症和依赖性人格障碍——中等严重程度
   
轻型边缘人格障碍特点——轻躁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