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差生
(2022-09-27 15:16:46)
标签:
四董小学韩江爱 |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差生”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差生”有人称为“差等生”;有人称为“后进生”;有人分为“双差生”(文化学习差、思想品德差);有人理解为“低能生”或“不可教育的废品”……,凡此种种均说明,差生问题,仍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我在这里,要向那些面对差生而叫苦不迭的教师呼吁:请善待差生!
一、正确认识差生
首先,面对差生。教师要明确教育自身的力量,而不能简单地把差生归结为“天赋低下”,认为“不堪造就”,“不可成才”等。马克思曾引亚当.斯密的话:“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设想的那么大”。中外教育史上,曾有过种种“智力平等”的表述。其进步意义是不容否认的。人类种族没有优劣之分,个体天赋也没有智愚之别。因此,学生的身心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教育的发展水平是最高价的。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它的三种功能上:1、培养提高功能;2、选择功能:3、改造功能。这三种功能使得它能够赋予受教育者的身心以新质,并能高速高效地促进其发展。遗传因素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先天的可能性。而后天的发展,潜在水平向实际水平的转化,则有赖于教育的力量。很明显,如果一个人仅仅具有完备完善的遗传素质,要是缺乏适宜的环境和教育,那么他也不会成才的。古文《伤仲永》不是生动深刻地说明这一道理吗?若再配以优良的环境条件,并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人的身心发展才能达到时代所要求的高度。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存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差生不能产生丝毫的弃视,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
二、加强差生的转化
美因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占90%的大部分学生的能倾差异性,不过是一种学习的速度差异。只要根据毎个儿童的能力和能倾,以及学习成就状况,有重点地给予适当的学习课题,并且改变学习的时间量、教学法、学习方法等,那么,所有儿童都有希望达到掌握知识的水平。
转化差生首先要注意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应懂得,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正如教师除教学工作外,还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一样。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摧残致死的。”有的教师对差生轻则“横眉冷对”,重则“严厉喝斥”。使差生对教师“敬而远之”,还何谈学习兴趣呢?教师只有将一片爱心和满腔热忱奉献给学生,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激起差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增强信心。
可以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后,我原以“合作的教育学”的倡导者,苏联心理学家阿莫那什维利的一句话作为此文的结束语:
请教师们百倍地相信学生们道德与智慧的潜能吧!每一位儿童都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重复展现,而他们竟然如此的永恒无限,仿佛无限的宇宙一般!请身为师长的你们牢牢记住这一信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