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龙式”教研

(2020-05-21 16:43:48)
标签:

教育

时评

分类: 读书笔记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科教研是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当今教研多数是研而不备,研而不言,研而不深,为教研而教研。如何才能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采用“沙龙式”教研。要做好“沙龙式”教研,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
      1 胸有成竹---- 能教研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教研也是如此。讨论什么话题?必须提前告知,每个人围绕话题进行查阅资料,认真思考,拿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做法,确保在教研时能积极参与,有话可说、有言可发、有态可表。教研是树对树,云对云,灵魂对灵魂,教师必须提前准备充分,胸有成竹,确保自己先成为树、成为云、成为灵魂
      2 不吐不快---- 想教研
     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这就是沙龙式教研的目的。每位教师精心研究后,对讨论话题必然有自己的感悟、见解和看法,萌发出想交流、想展示、想表达的强烈欲望激发出想倾诉、想展示、想表达的动力。符合志趣相投,类似以武会友,一吐为快,不吐不快。
    3 各抒己见---- 善教研
   沙龙式教研不是论坛、不是讲座、不是报告,而是自由发言、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当今教研全学科教师参加,有的没准备,有的没思考,有的不愿谈。导致参加人数不少,发言人数不多,讲的讲,听的听,效率不高。沙龙式教研人人都要有备而来,都要心中有想法,脑中有方法,手中有办法,都有自我展示的强烈愿望,这样才有研讨氛围,才能确保研讨效果。
     只有具备能教研的基础,想教研的欲望,善教研的氛围,才能确保“沙龙式”教研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