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设计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指导教师: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磨课心得
1.起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基础上及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学习的。
2.终点: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并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实际含义。
3.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教学时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感悟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认识了用米作单位的一位小数,接着认识用米作单位的两位小数,也是水到渠成,为此,我创造性使用教材,将教材内容的认识一位小数拓展到认识两位小数。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读写法和认识小数的含义,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蜗牛妈妈买学习用品的情境,通过分类引出小数,认识小数点。再让学生试着读、写小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二、结合情境探究小数的含义。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先让学生试着说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再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 “角”,右边第二位表示 “分”。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我借助蜗牛学爬行的课件演示,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进而通过对比发现十分之几的数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数是两位小数。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 “米”,右边第一位表示“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三、通过设计“辨一辨”、“填一填”和“连一连”,让学生巩固新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通过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评价,再一次体验学习历程,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促进学生掌握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五、通过课后调查测量全家人的身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提供素材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天天练
1米=(
1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单位换算练习,既可以训练学生口算,又能起到复习和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境,引出小数
笔记本3元
笔记本3元
师:左边这组数7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是什么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边这一组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把这样带有小圆点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师:刚才我们发现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设计意图: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文具的价格是学生生活中与数学联系最密切的。在观察文具的价格的同时,让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近小数,初步感受学习小数的现实意义,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三、自主探究,认识小数
1.试读小数。让学生依次试读0.5、2.05、60.80,教师适时点拨读法。
2.总结读法。
(1)通过刚才试读小数,你发现小数该怎样读?(指名回答)
(2)教师小结: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数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的读法一样,要读成几百几十几;小数点右边的数只要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试写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试写0.5、2.05、60.80,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小数的写法。
(二)认识小数的含义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中有关商品价格的经验,让学生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让学生学得轻松,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2.认识生活中的小数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小数,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一本故事书6.08元。
一瓶饮料1.25升。
师:看来,小数可以表示价格、容积、时间和质量等等,还可以表示长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用小数表示长度。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搜集的生活中的小数,帮助学生形成对小数的初步印象,同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情境,探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借助蜗牛哥哥爬行的情境,探究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分米=
米=0.1米
指出:这里的零表示不够1米,而1表示1分米。
米=(
9分米=
米=(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直观课件形象地唤醒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 借助蜗牛弟弟爬行的情境,探究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1厘米写成米做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想想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1米=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就是其中的一份)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1厘米=
米=0.01米
米=(
米=(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从易到难,从“扶”到“放”,充分借助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3)对比总结。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学习的小数,一位小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一位小数就是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的数)引伸三位小数是几分之几的数?
四、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辨一辨。(打手势:对的打√,错的打×)
(1)4厘米=0.4米。
(2)8分是
角,也可以写成0.8角。 …………(
(3)
可以写成0.63。
(4)2.07米表示2米7分米。………………………(
2.填一填: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话费是72.60元,就是(
3.连一连。
小红身高1米20厘米
1.02米
一点二米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富有实践性和挑战性的练习,一是让学生巩固新知识,二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小朋友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评价,再一次体验学习经历,对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归纳,不仅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调查,拓展延伸
测量全家人的身高,并用米作单位,用小数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调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提供素材并做好铺垫。】
【执教教师简介】廖水卿,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龙岩市邱廷建名师工作室成员。从教20年来,长期担任五、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课堂教学风格自然亲切、朴实无华。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多次获奖,其中参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获县一等奖、说课比赛获县第二名、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获县一等奖;参加教学论文评比获省二等奖、德育论文评比获市一等奖。参与国家、省、市、县各级实验研究课题十多项。撰写的十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在CN教育刊物上发表或省级汇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多次获奖,其中指导邱子芸的习作《好老师,一生情》获省二等奖,指导张思敏的数学小论文和邱雨舒的习作《我的好老师》在《小学生周报》发表,指导郭怡鑫参加数学竞赛获县第一名等。所任班级五次被评为市、县“先进班集体”,个人被实验小学评为“2015年度最美教师”,十多年来,50多次被实验小学评为“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 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