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的学问 -《道德经》第39章深度解析
(2015-04-05 11:32:16)
标签:
文化 |
分类: 道德经 |
得一的学问
一九合十
什么是“一”?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就是一。
阴阳结合就是一,大棒加冰糖、恩威并济就是一,奇正结合就是一,有苦也有甜就是一。
以下这些组合都是一:
伸
涨
来
高
阴
正
公
男
进
收
奇
前
左
之所以写这么罗嗦,是因为现在的人不懂“一”。“一”是什么都做不知道,就无法用一的原则去玩,一根筋,玩什么都吃亏,都不好玩,都不会开心,都不会有成就感。
“一”是一个理论大原则,由于不懂“一”,体会不了《道德经》第39章的妙处。
好东西都摆在眼前,却不知道。好遗憾哦。
上面把“一”讲清楚了,那么再回过头去看孔子说的“中庸”,就明白了,中庸就是“一”的法则嘛。所以,这对于理解孔子的学问也是有帮助的。
老子说: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谓天毋已清,将恐裂;
谓地毋已宁,将恐废;
谓神毋已灵,将恐歇;
谓谷毋已盈,将恐竭;
谓万物毋已生,将恐灭;
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故
必贵,而以贱为本。
必高矣,而以下为基。
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其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
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这段文字,就是说,
一的技巧很重要,天下万物都是这样的,都必须掌握“一”的法则。
我们种的粮食,如果整不到“一”档次上,谷子都是瘪的,都长不好。
打江山、当老板,如果没有把“一”的技巧掌握好,早晚要被人家搞下去。
就连天地、神仙都必须玩好“一”,否则也玩不下去。
所以,懂了“一”的道理,做事情要想成功,就好办了:
要想高升,你的着力点在下面的根基;
要想富贵,你的着力点在贫贱的地方;
要想自己变得高贵,就不要把自己装得像是不得了的样子,当成珠宝玉石,而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的石头。
懂了一的道理,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搞笑的现象,古时候的那些皇帝自称是“孤家”、“寡人”、“心胸狭隘的人”,他们以为把自己称呼的下贱一些,就能够变得高贵。
高贵不高贵,是看你怎么干,而不是怎么说,称呼得高贵就低贱了么?称呼得低贱就高贵了么?这智商实在是有问题。
另外,老子在这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容易漏掉,容易因为不懂而放过。
这句话是“故致数,与无与”。
这句话很有道理,很有意思,下面说说:
数字的问题,有一个数,添加了这个数,看起来就像没有添加一样,但是效果却不一样,这个数十什么数呢?
1、2、3、4、5、6、7、8、9、0
这十个数字里面,0,这个数字,单独放在那里,什么作用都没有,但是,你添加到1后面,就变成了10,所以,最大的数是0,最小的数还是0.
0这是数,你说是不是很奇妙呢?
这就是老子说的“故致数,与无与”,你弄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数字上去,结果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奇妙吧。
这就叫操作技巧。
运用之妙,在于懂得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