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牛碎步何时了,反弹知多少

(2012-02-24 17:09:17)
标签:

股票

生于绝望,长(涨)于彷徨,死于辉煌,这是对股市行情赋予生命的真实写照。这是我十年前所作《股道犀锋》中的一句话。

本周在连拉5周阳线涨势趋缓的前提下,再一次放量拉出中阳,无疑上周末出台的第二次降准是最大的助推器,本人也再一次准确预测了大盘走势及板块热点。

上周股商大势研判及新浪博文中明确判断:

1、“楔形易跌,但如有相关利好刺激,比如货币放松等,则可能在二线蓝筹带动下向上一个台阶。”

2、“但也不是趋势性的,而是修复性的再上一个箱体而已”,即非大涨,本周沪市3.5%的涨幅已印证了这一点。

3、二线蓝筹只预判了三个板块,即“最有可能是煤飞色舞及地产”,周三中华企业、周五所有地产联袂大涨也是印证,而周四以稀土永磁为首的有色股,周五以潞安环能为首的煤炭股也的确成为反弹的中坚。

4、上周推出的科技股上半周表现极为出色,尤以视频传媒、云计算为最佳,迪威视讯、华谊嘉信、星网锐捷、佳讯飞鸿、乐视网等等纷纷大幅上涨。

5、高送转股强势不改,东方国信迅速填权,荣之联、鑫龙电器、振东制药等大批含权股正在抢权路上。

6、几周以来强调的超跌+低价大行其道,尤其是低价的。可以发现:

    要么是低价股板块,比如像青山纸业这样的纸业股,像河北钢铁这样的钢铁股,像海南高速这样的高速股。同属低价股群体。

要么是各个板块中的相对低价股,地产股中的大批三四线低价股最为活跃,而非招保万金就是明证。科技股中由于价位都不低,所以10几元的就是其中的低价了,所以上述提及的星网锐捷等10多元的应该升势未尽。

水泥中的低价、有色中的低价,煤炭中的低价等等都是重点。

今日沪市涨幅前27只个股中又出现仅有6只是两位数的,且没有三十元以上的,其余21只全部为个位数的股票,也缘于140只地产股中有大批的低价股的缘故。

总之,大盘、板块、焦点、注意事项一一言中。

展望后市:

消息面上,两条值得关注,一是最高媒体即人民日报、新华社又发表了有些相左的文章。

人民日报的意思是,融冰之旅已开启,2132点是牛市新起点,新华社则刊文指出反弹非反转,牛市还远未到来。对此两点我是高度认同的,即2132点是大底已基本确立,但反转甚至是大级别的反弹都是奢望,修复性反弹上涨而已。

早就预测到了3月底之前无忧,预测要以510050指数为风向标,目前此指数已站稳120天线21个交易日,且其60天线已从长期下跌转平后略有上翘,每天以12个点的速率在转向,这对510050的中线趋势很有防跌助涨的功效。

沪市大盘刚有4个交易日站上120天线,所以还会亦步亦趋跟随510050指数。前面谈过,不少市场中人此前纠结于沪市大盘60天线、3067以来下降压力线、120天线等等能否过,但按我的提示几周之前,沪市还在60日线上下之时看了510050线之后,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只有坚定!

另一条信息就是证监会一再倡导蓝筹股的投资价值。

所以近期我所关注倡导的题材也好,低价也好应向中价、绩优发散,深市涨幅前列的27只中今日前几个小时也是低价居多,但随着最后一个小时的生物制药上涨,中高价股逐渐增多,提示消费类的、中价超跌的也要加入反弹行列。

地产股仍属压抑两年之后的超跌反弹为主,尤以3——5元的为甚。

会带动水泥、工程机械、建材等等反弹。

后入场资金也仍会抄底市盈率和股价低的超跌股,如高速公路板块等等。

总之,三天来沪市成交均在千亿以上,资金入市明显,题材与蓝筹共舞,如我当月初博文所言“反弹延续,二八共舞”。

目前沪市已弹14%,看来有蓝筹的加入,弹18%应为第一站。

我已连续三周罗列高送转股,为的是大家便于作为备忘录,经常翻阅,逢回调介入,此类可能是确定性较强的品种,当然需要加上我前文所述的辅助条件。

今日再把本周的高送转股介绍如下,以备参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家数增多效应会递减,望注意。

新开普、得润电子、七星电子、鸿路钢构、元力股份、东方电热、天泽信息、舒泰神、远望谷、金禾实业、亚厦股份、超日太阳、三维工程、振东制药、中海达、德力股份、易华录、中海科技、成商集团、摩恩电气、新天科技。

 

 

 

                               北京股商——赵力行

                                 20122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