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小幅下跌,成交进一步萎缩,沪市大盘已在70多点的狭小范围波动了12个交易日,明显是涨跌两难,每天在红绿之间游走,在夹板中运行。此种格局近期难以根本打破,也就是说没有单边涨跌,只有上下箱体,是2900—3000点还是2800—2900点的问题等等。
短期看,2821点基本是底,理由有三:
一、社保增仓入市,我一向觉得这是研判大盘顶低的绝对重要的指标,许多人对此点认识不够。须知社保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赔不得。在市场各路主力中,这是绝对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最重要的资金,也许可以和汇金的钱相提并论,但至少要比保险的钱重要的多,许多人可能把社保和保险等同视之,其实大不一样,保险是商业保险,愿打愿挨,所以差着成色呢!按我的排序,企业年金应是第二重要位置,第三才是保险,第四是基金等。基金几年前成立初期有些央企、国企不能直接入市,假道基金,现在公募基金85%资金是散户参与。
02年我的《股道犀锋》有一篇文章《基本面、技术面各抓一条是关键》,我说最大的基本面是政策面,是针对股市的政策,而不是利率、存准率等,整个客观面的政策等等,管理层认为股市是高了还是低了是最重要的,但原来还有一些人民日报之类的声音,现在“市场化”了,舆论无从研判了,但社保入市无疑是最直接的对股市的政策面的体现,有人说才60亿买股、40亿买债,杯水车薪,但依我看,社保这种养命钱是信号、是风向标,有点就够,还是高调入的市,而且绝对数是不多,相对数也不少了,一季末社保有399亿的股票市值,一下入60亿相当于多了15%。
最大的技术面是量价,几百种指标只有量价最重要,目前是地量,底部从来无量,只有涨起来才会逐步放量,所以量价最基本、最浅显的口诀是缩量见底,放量跟进,增量持筹,巨量出货。
另外,今日报端报到一家保险公司可能是人寿也携百亿资金入市。
有报道说汇金准备增持银行股,基金已发或正在发行的有千亿资金左右。
再有一点是基金的仓位问题,尽管基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已从最高的近30%降至今日的不足9%,但毕竟从量上看还是最大的主力,88魔咒预示大盘见顶,历史低仓位,我记得是69%—72%左右,有统计说到上周末股票型基金已降至76%,说实在的,基金仓位变动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我经过多年观察,只有人家基金公司自己一季一报的数是准的,别的券商、研究机构“推测”出来的数一点也不准成,七上八下、莫衷一是,最高我算过能差9个点,一家说76%,可能另一家能算出85%,所以我也就不太当真了。但现在为七十八、九我认为是靠谱的,因为一季末基金整体自报为81.7%,总之也就是偏低的仓位。
以上都是资金面的问题,均属利多,而社保不单单是资金的问题,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政策面取向。
第二、估值已达历史低位。
远的不说,股改时的998点、大跌后的1664点、较大反弹后回落的2319点和现在都是在13倍PE左右,目前甚至低于2319点,指数还能往哪儿跌。
第三,近几期我一直在说2820点的重要性,第一是2319点——2661点的连线,第二是10月线附近,还有可以列做第三的就是120周线的位置,本周在2825点,本周最低探至2821点。
120个单位线不管是日、周还是分时,是最重要的,20是短线,60是中线,120是长线,20*6是120线,不说它是牛熊分界线,也是强弱分水岭,除去大涨大跌,前年8月的3478点受制于此线,3361点同理,形成压力线。2319跌破了此线,但去年10月初,大盘一举跳空此线之上,走势凌厉,当时我把这条120周线在北京电视台做节目时比做一条河,跳空上来后可以看做是北岸。去年一月初探至此线2661点即获支撑,所以当时我提前说这一缺口不可能完全回补,但要补一部分,打开周线图,这一线的前期压力与近期支撑一目了然。另外一点,线的趋势是向上的,每周以7、8个点的速率上移,所以前期也提过,不光要看线的位置,还要看线的斜率。
以上三点都是形成底部的因素,当然美股目前还相当于A股的5300点,韧性十足,也是A股难以大幅下跌的参照物。
那么近期难以上涨的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基本面,5月份以来,我们切身都感觉到了又有多种商品,包括肉、饮料、化妆品等涨价了,恐怕5月5.4%的CPI是打不住了。原以为5、6月就见顶了,现在看来要推迟,另外GDP和上市公司业绩环比下滑也是制约股市的两大主因。
所以说,CPI有明确见顶即将拐头向下之日,GDP、上市公司业绩有明确企稳将要反弹之日,才是股市有一波像样的反弹之时,估计需三季末了。当然股市会提前反映,所以说目前是时间换空间,涨跌仍两难。但从经验上看,这种12天平台先向上或先向下都是假突破。
从板块上看,本周最活跃的是国际板,此类也是中小盘、中低价的,也完全是我说的第三类,K线图上、技术上具备必要条件,万业企业、联美控股、东睦股份、多伦股份等等都是,再加上国际板推出背后故事这一基本面的充分条件,犹如火上浇油,纷纷拔地而起。
另外,一些填权股,一些沪市、深市本地股也在氯碱化工、深国商、深物业的带动下纷起效尤,渐有扩大之势,至少这些两市本地股也是第三类的,上周提到的相对看好的电力股本周陷入调整,也是源于周二煤炭股的集体爆发,有推高电力成本之忧。
但是我认为电力股日后还是有戏,尽管基本面不太好,但有预期,现在只是用电淡季,离6—9月旺季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尽管高度也有限,但仍是一个可以小涨的板块。
股市从来注重时间和空间,本周虽处5.19,但我个人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第一,十几年前的概念太虚了。第二,越临近越没戏,时间还够的话,即使故事性较强,实质性较差,但在无明显热点的条件下,尤其是去年没涨过的,属于我说的第三类的也能风光一番,国际板就是例子!本周的这些其实与国际板推出毫无关系,但,第一
必要条件够,第二时间够长,有预期,股市就怕兑现,一怕事儿兑现,二怕时间兑现,兑现就没戏了。所以电力股也是有时间的,有预期的。以此两个板块为例,也和大家交流一下多年来我的经验之谈,资金炒作的思路与脉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