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盘连续下挫,周五缩量收阳,重灾区为创业板和B股。
上周末的走势已预示技术形态欠佳,需要回调,但调整如此之深还是出乎本人意料。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可能是上市公司业绩同比虽还为大增,但环比增速下降,尤其是创业板等小盘股更是有些差强人意。另外,紧缩预期始终挥之不去,5.1后加息的传言不绝于耳。
从这种陡峭的跌势来看,可能跌幅尚未到位,经短期的技术性超跌反弹之后,如果没有政策面等等基本面方面的好转,恐怕还有一跌。也就是3067点-2871点是第一波下跌。经小幅反弹,理论上说还有再一波的下跌才能真正见底。
但我认为,再度下跌的空间也不大,理由就是2319-2661点的中期上升趋势线还离的较远,应在2820点的附近,此处的支撑非常强劲。
我们看中期趋势是否未被破坏,那么上涨时应看压力线,就是我前期所说3080点左右,是3478点以来的20个月的下降压力位所在,未有效突破之前都叫反弹,根本谈不上向上反转。相反,下跌时应看支撑线,在此中期的趋势线未破或未及之时,轻言中期调整也是无稽之谈。
如果再稍微乐观一点,可看一下月线,5月线今天在2868点尚未破,10月线下月将在2840左右,且趋势向上,也是一道较为强劲的支撑。
本周跌幅较大的,一为补跌,二为业绩预降包括一季报,包括半年报所产生的下跌,补跌主要体现在前期涨幅已高的强势股,如济南钢铁、莱钢和前期高位横盘的如B股、永磁类股票等等,连续下跌主要体现在创业板上。
那么五一节后,这两大做空动力都会有所缓解。一是该补跌的也跌了,二是去年年报与今年一季报已公布完毕,该响的雷都拉响了。如果说余波未尽,但至少主跌浪已过。
但市场是经常涨过头与跌过头,对后市经济放缓、通胀居高不下的较为悲观的预期使市场信心严重不足,体现在成交量上也是反弹无量。
最低点即使是反弹,也是无量的,从来都是如此。所以今天沪市的951亿已是2月1日以来3个月的地量。节后的反弹高度依量而定,比如说沪市不足1500亿的量,就很难突破10天线的压力等等。所以,最低点不重要,而是要看进一步反弹时能否进一步放量。
周五,银行股在持续坚挺后也小有补跌,低价电力股,如前期提到的华电国际等由于电力紧张,发电企业上调电价预期而走强,中低价钢铁股也开始跌后反弹,前期强势股,也有强势反弹,甚至上封涨停的表现。
今日与前几日不同,已无跌停的股票,是暂获喘息还是主要风险已释放,大的做空动力不足,我看是后者。
短线看,反弹是否放量,以此预判高度,激进的可参于强势股的超跌反弹,原则是堆量充分、下跌缩量、跌幅已大;或者前期拉升未遂的,原则是处于低位、刚要上涨、生不逢时、小有调整的;稳健的还是关注银行股、钢铁股等。
持股的如果是属于严重超跌,应该等反弹,最应回避的是补跌品种,如还在高位仅跌一点对大多数股票来讲,不能暗自庆幸、沾沾自喜,如果有再一波大盘的下跌,哪怕没有第一波力度这么大,那么对这类需补跌的股票也是主要的做空对象,尤要警惕平台破位的股票以及ST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