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为何玩起“过山车”
(2010-11-24 13:44:35)
标签:
赵力行清华大学证券培训股票班股票 |
国庆节以来,银行板块走出了一段“过山车”行情。从个股K线图可以发现,除了停牌一周的工商银行之外,近日连续的大阴线,已将银行板块10月初以来的涨幅几乎尽数吞噬——银行股在经历了前段时间的集体躁动之后,又回到了原点。
“过山车”行情或是游资所为
“我不看好银行股,从来不参与其中。”成都一私募基金负责人的回答干净利落。
受此影响,22日和23日两个交易日,银行股继续低迷,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更是累计分别下跌3.8%和3.7%。受此拖累,大盘继续下挫,23日上证指数大跌56点,跌幅达1.94%,盘中一度跌破2800点。
“短期来看,货币紧缩对股市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了。”上述上海私募人士称,“而从中长期来看,虽然确实存在4万亿振兴计划带来的呆坏账以及地方融资平台产生的隐忧,但至少明年银行的这些问题不会爆发出来,而且这些呆坏账极可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据我了解,银行股的这波‘过山车’行情极有可能是国际游资的杰作。他们确实看准了银行股的低估值,因此在短期内大举建仓,但问题是随后他们在股指期货上又大肆做空,可以说这一波他们斩获颇丰。”广州一私募大佬称。
低估值引来机构垂青
在广州私募大佬看来,银行股的隐忧主要就是前述的4万亿投资带来的后遗症,以及近期频频出台的货币调控政策和管理层对房地产的调控,“这将对国内银行业明年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机构方面,接受采访的多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在10月初的一波大盘股行情中,几家大的公募基金几乎没有收获,因为他们在银行股上配置很少,这对他们肯定是一个刺激,或许现在他们会回过头来青睐银行股。”
实际上,银行股的低估值确实不可否认,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截至11月22日,按季报和年报数据,银行板块的总体加权市盈率分别为9.28倍和16.86倍,在所有行业中居最末位。
“上市银行在未来3年能够实现20%-30%的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规模、利差和中间业务。”申银万国称。
中信证券也认为,银行业内生性增长强劲,生息资产规模扩大和息差提升带来的利息收入,以及中间业务大力发展贡献的非利息收入增长齐头并进,使得其全年增长稳定,因此银行板块“超跌下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