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远八景之川马成龙

(2014-09-16 10:32:16)
标签:

宁远纪事

武山电视台

文化

宁远八景之川马成龙

武山县往东可到达陕西关中,向西直通甘肃河西,走南可入四川巴蜀,自古有“东通三辅,西控五凉”之说。武山的灵秀山川,早在清康熙时期,就因“川马成龙”等八处景致被时人推崇。

    川马成龙所在地就是当时的马成龙川。《清康熙县志•山川》记载,宁远全县当时有名的川有:燕峰川、滩阁川、草川、令家川、察  石川、桐树川、蓼川和马成龙川。这几个川的名字源自自然界的山水树木,各有来头,只有马成龙川源于一个神话传说。

【马力北顺村民 包家树:马成龙川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就是说天上跑起了一匹马,这个川里边基本上人们都看得见,四蹄悬空的跑着,跑着跑着,这匹马变成了一条龙。】 

人们看到了天马变成了龙,于是这个川便叫马成龙川。这样的传说最早的与伏羲有关。传说伏羲观天下到了龙马之身。它的体形像马,有着龙的头、龙,龙的鳞片。马成龙川,也就是现在的龙川河流域,这里旧属宁远,民国29年以河为界,北属武山,南归漳县。  

关于马成龙川的记载,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中写到:“武城山在陇西府东南。姜维攻祁山不克,自董亭取南安。邓艾拒于武城山,即此。”顾祖禹,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中国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他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兵家所重,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龙川河发源于甘肃岷县境内,属于渭河支流,自西向东,流经漳县、武山县。《水经注》记载,渭水过道县南,又东经武城县西,武城川水入焉。漳县《武阳志》说:“霞布河,出霞布岭经四族川东流,为马成龙川河,新寺东十里入榜撒河。”龙川河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800多平方公里。

 马成龙川的川比较开阔,东起武山马力镇的王门村,西至漳县新寺乡的八龙村,东西长二十余华里,南北宽五华里,有阳关大道直通境内,是通往武山、漳县、岷县、陇西、洮州等地的要道。龙川河流域风景秀丽,文化深厚。这里有闻名陇上的贵清峡,有三国古战场铁笼山,有悬崖古刹木梯寺,有神女沐浴胭脂峡;傅家门文化遗址、西堡子文化遗址、禅殿寺石窟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更是享誉全国。

泼龙峪,现在叫南谷,谷长十华里,谷的尽头,南河从五十多米的悬崖泻下,被誉为“南谷飞瀑”,极为壮观,是陇上最大的瀑布。南河经由瀑布流至谷口,与龙川河交汇。新寺镇就在南谷谷口。

 新寺依山傍水,处于马成龙川的中心。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当地人禀请岷州兵备道设市镇,因华法寺初成,所以叫“新寺镇”。新寺自古市景繁荣,是粮食、蔬菜、日用百货的集散地。每逢集日,四方商贾云集,为陇上驰名的农贸集市。这里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之多,往来不绝,经年车水马龙。宁远八景中的景致大都以自然景观命名,唯独“川马成龙”是以人文本质而得名。

龙川河流经武山县境的第一个村庄就是北顺村。村民包贯生家里珍藏着一套道光年间的《陕甘试牍》。这套书收录了118篇四书文,都是陕甘两地考生所写的作文。编写者金国均是进士出身,当过乡试和会试的考官,这套《陕甘试牍》正是他出任陕甘学正期间所编。北顺村流传说,村里出了个包姓状元,这套书籍应当是他流传下来的。

【马力北顺村民 包家树:至于马成龙川的文化发展,历代听说,出了龙川河北的杨廷栋,龙川河南的李荫棻,还有蒲廷瑞。】

   杨廷栋,马力杨家坪人,乾隆时期举人,此后数十年,或设帐授徒于门里,或应聘执教于书院,兴学育才,嘉庆年间做过浙江的知县,最后到甘肃临夏当了河州的学正。蒲廷瑞是清末武进士,做过泰安守备,据说给慈禧把过门,后来回到家乡,兴办教育。

他们是龙川河养育的众乡贤中的佼佼者,是龙川文化的传承者。所以说,“川马成龙”不仅是商业繁荣的生动表达,更是龙川儿女不懈奋斗的龙马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谢将
后一篇:天爷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