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幸听了一场讲座,题目是《从ABC的角度看子女教育》,主讲人是Raymond
Shen,加州理工大学本科,斯坦福大学硕士、博士,他的祖籍是上海,生长于美国,是一个正宗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沈博士结合他的成长经历向我们讲述了华人关于育儿的几个心得和误区。
【学习语言的诀窍】
1. 如果孩子在国外需要学习中文,那么就和孩子多说中文;反之如果在国内学习英文,就和孩子多说英文。总之就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语境。
2. 在锻炼孩子语言表述的时候,不要只是问“是”、“否”这样的问题,而是鼓励他们能表述更深刻的话题。
3.
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可以让他们看武术、电视剧、音乐、舞蹈等。
【学业方面的诀窍】
1. 光是成绩好不够,要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说得让孩子有属于他自己的标签和特色。
2. 让孩子做一些小项目,学会自我的时间管理。
3.
让孩子学会筹款、赚钱,比如外国小孩经常会推个车子卖柠檬水自己赚零花钱。
4.
让孩子学会social skills(社交技能),这点沈博士特别强调,对于孩子未来职业、爱情方面非常重要。
5.
不一定要上最好的学校,但是要做最好的人。针对这点沈博士列举了若干个著名公司的CEO,结果绝大部分都不是出身名校,美国有个不成文的观点,就是“学分绩是C的学生未来管理着一帮学分绩是B的学生,而学分绩是B的学生未来又管理着学分绩是A的学生”,他说,就是因为好学生花了太多时间在学习上,从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的锻炼,而那些方面却恰恰是职业发展所需的。
沈博士还特意举了个身边的例子,他有个朋友的小孩,小时候就很爱公益、爱组织活动,曾经举办过慈善演出会,拉到的善款捐助给慈善机构,最后这个小孩被好几所名牌大学都录取,就是缘于他丰富的社会活动和组织才能,在大学期间,他又创办公司,最后公司百万美元被大公司所收购。
【婚姻方面的诀窍】
虽然婚姻对于孩子还早,但是沈博士认为很多关系婚姻的个人特质从小就要培养。
结合自己的恋爱经历,他分析了一下为什么华人女孩比较多的嫁给老外,而华人男孩比较难找配偶呢?
原因在于很多华人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社交技能了,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男孩不太懂得如何和异性相处、如何追求异性,从而影响未来找女朋友。而女孩因为有人追求,所以这方面问题不用太担心。
另外有些ABC会歧视华人,这也是源于美国人天生的优越感,以及有些华人素质较低,所以从小对子女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华人的整体素质也非常重要。
【关于中西文化差异】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冲突,有些沈博士认为是可取的,有些他认为是不可取的。
他列举了一些例子,
1. 他很推崇中华文化的敬老爱幼,而西方就没有这一套观念。
2.
中国父母会灌输给子女“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要插嘴”等等观念,他认为很不可取,小孩子有权利可以向大人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权利向大人提出质疑,这样小孩子才会有很多的想法和主见。
3.
中国会以年龄论资排辈,比如“长兄为父”,子女要服从长辈,弟妹要服从兄长等,他认为也不可取,人是平等的,父母不可以命令孩子,而是需要和孩子讲道理和经常的沟通。
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点也不可取,整天沉迷于课本对小孩发展不利,因为他少了很多社交、思考、做自己项目的机会。
【结论】
1. 多了解你的孩子。
2. 不要想着“望子成龙”,而是要学会接受你的孩子,让兴趣为主。
3. Creative Parenting(做一个有创造性的家长),认识到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4.
认识到你未来的观点和现在的观点可能很不一样,你现在想着孩子上名校、学很多知识,但是等几十年后,你会发现其实只要子女开心就好了,那些名利也都是浮云。
5. 最重要的是保佑好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6.
成为可让孩子尊敬的人 – Be excellent people, people can respect。
7. 记得最终的目标。
宝爸宝妈们,对比一下您日常对子女的教育,是不是有所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