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坊走古事

标签:
罗坊乡云龙桥天外飞仙 |
刚到罗坊时天亮不久,先去庙里找组织,这里往往是民俗活动的司令部,一般规律,呵呵。罗氏家庙早已香烟缭绕,许多人在祭拜。
http://s16/middle/6a0407eegba7fc23d12af&690
庙里的最里头案上供奉着罗氏众祖先的牌位,案下竟然也供奉着一尊神像,不知是何神圣,第一次看到这种样式。
http://s15/middle/6a0407eegba7fc2cac92e&690
那里并无那些轿子什么的。在家庙后面一座古建筑(可能是神庙)前,看到这个轿子,上面挂着一条红色的裤子,相连的是一双古装戏里当官穿的高底靴,哈哈,找到道具了!
http://s7/middle/6a0407eegba7fc33fb976&690
在附近的民房里,我们看到了正在化妆的小孩,嗯,他们是今天的主角。
http://s3/middle/6a0407eegba7fc3a932d2&690
一棚轿子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
http://s8/middle/6a0407eegba7fc43f1687&690
整个村里一共有七棚古事,每个房族出一棚。这里看到第六棚的人事安排,走古事很费体力,看来需要很多人手。
http://s12/middle/6a0407eegba7fc5593d8b&690
开始安装轿子那个小孩坐的铁棍装置了,高两米多,最高处有个坐垫和护腰的半弯型的铁箍子。http://s5/middle/6a0407eegba7fc4ef1604&690
哦,原来把小孩绑在那里,怪不得掉不下来。连脚都绑住了。
http://s10/middle/6a0407eegba7fc5ded149&690
给小孩穿上戏服,打扮成古装里的大人物。据了解七棚人物分别是领先的天官、武将;后面依次排列为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樊哙;杨六郎、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喻、甘霖http://s1/middle/6a0407eegba7fc6702300&690
还要戴上胡须,呵呵,少年老成哈!
http://s16/middle/6a0407eegba7fc6f973df&690
安顿好上面主角,开始捆绑轿台上的护将,一高一低,形成两个层次。
http://s7/middle/6a0407eegba7fc7943fd6&690
在两个小孩之间,巧妙的用了个宽大的衣袖做遮挡连接,仿佛下面护将单手托着主官,而主官高高在上,像杂技表演一般立在空中!
http://s10/middle/6a0407eegba8204ea87c9&690
托起小孩的铁架巧妙的隐藏在那些打扮中,小孩就像悬浮的样子,不知底细还真想不出它的玄妙。哈哈,俺总算明白了!
http://s10/middle/6a0407eegba820457ef49&690
插曲,偶遇坐花轿游街的小妹妹:哥啊,你真是俺心目中的大英雄!
http://s16/middle/6a0407eegba7fc80c7bcf&690
另一棚古事也在附近紧张的装置着。
http://s2/middle/6a0407eegba7fc8782f71&690
神庙前,打扮好的古事陆陆续续抬来集合,据说来请神。
http://s10/middle/6a0407eegba7fc1c65e79&690
每当一棚古事到达庙前时都要从庙前冲刺而过,到达对面的小巷里再冲刺回来,然后在庙前停下。
http://s7/middle/6a0407eegba7fcefd6246&690
冲刺中的小孩犹如天外飞仙一般飞翔在古老的瓦顶之上,长袖飘飘,脚踩棍子,像天方夜谈的飞毯、哈利波特的扫把,哈哈!太妙了!
http://s7/middle/6a0407eegba7fcf7a4db6&690
从对面小巷冲刺回来,群情激昂。
http://s2/middle/6a0407eegba7fce78c441&690
七棚古事到齐后,一声令下,齐刷刷的抬起,他们要到广场去奔跑竞速。
http://s12/middle/6a0407eegba7fd04f55cb&690
鸣锣开道
http://s12/middle/6a0407eegba81a7e5c71b&690
香火跟随
http://s11/middle/6a0407eeg790cf56e0dba&690
三太祖师菩萨轿巡游
http://s11/middle/6a0407eegf490fe46bc4a&690
这个是叫“华盖”吗?哦,好像叫万民宝伞,好沉的样子。
http://s3/middle/6a0407eegba81975ebba2&690
上午十时许,罗坊的屋背山坪广场,鸣五响神铳为号,竞跑开始,以天官领路,后面跟随着其他六棚古事棚,在约两百米的椭圆形跑道上,展开了激烈地竞走,除领头的天官不能超越外,后面六棚古事争先恐后,你追我赶,
领先者就意味着在以后的一年中更有福气。
http://s7/middle/6a0407eegba8193666fa6&690
每个古事棚重约四百余斤,需要22名壮汉当抬夫,因在竞跑时运动激烈,体力消耗很大,每跑几十米,就要更换体力不支的抬夫,以保证速度,不被超越
http://s15/middle/6a0407eegba8193e3ec1e&690
激烈绕弯竞走有时也会出现意外,拐弯处一棚轿子摔倒了,幸亏没事!扶起后继续奔跑。真佩服那上面的小孩,高坐在上面摇摇晃晃,惊心动魄!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刻骨铭心!
http://s6/middle/6a0407eegba81945cae15&690
人山人海,观众一直为抬夫呐喊助威
http://s9/middle/6a0407eegba8194d80438&690
几圈后休息一下。期间,一个妈妈关切的询问儿子什么,一定心疼死了!
http://s16/middle/6a0407eegba81953fd26f&690
反复竞速几次后,改竞跑为慢游,走成∞字形,俗称“剪刀校”,时而顺走,随而逆走。场地中间,村民在祭拜三太祖师菩萨,并燃放着鞭炮http://s11/middle/6a0407eegba8afb6d845a&690
最后,还是竞速着冲出广场,他们要到云龙桥下那里进行水上竞走。
http://s5/middle/6a0407eegba8195c8b934&690
云龙桥那里早已人山人海。
http://s1/middle/6a0407eegba8197d4c200&690
“云龙桥”建于明崇祯七年(1633),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屋桥风格,桥长一百米,高二十米,如巨龙横卧在青岩河上。桥上桥下都挤满观众。
http://s15/middle/6a0407eeg790cf5a3691e&690
树上也有许多人http://s5/middle/6a0407eeg790cf5b17304&690
拍摄者众多。这个家伙好威猛。
http://s4/middle/6a0407eeg790cf5bd2723&690
在云龙桥头的广场上,古事队伍在做下水前的新一轮绕场竞速。
http://s14/middle/6a0407eeg790ead48805d&690
他们开始穿桥了。
http://s15/middle/6a0407eegba819a5fb8ce&690
往河里走去。哇,放大图像仔细一看,齐刷刷的手机举着,全民摄影摄像时代哈!
http://s2/middle/6a0407eegba819ade63b1&690
河水冰冷,挡不住热情高涨的古事队伍。他们要争先恐后的趟过那长长的河道,从对面的那座桥下走过后上岸,先到者为吉利。走到岸上,这一年一度的民间大型文体活动才算结束。
http://s8/middle/6a0407eegf491011b8777&690
借助事先安放在桥头的另一部相机和朋友的帮助,从一个常规角度正面看古事队伍在河里穿行的情景。也许今年的雨水较多,齐腰深的河水阻止了快速的前行,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争抢情景而显得先后有序了。轿子上写着的“忠”“和”“礼”“义”“仁”“智”“信”体现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
http://s4/middle/6a0407eegba8192dcf333&690
背景资料相关链接:
走古事起源
罗坊位于连城的西北面,古时常闹干旱。罗坊乡罗氏十四祖才徵公中过清朝举人,先后任陕西宁州知府和湖南武陵知县。卸任后返回故里,就把当时流传在湖南一带的走古事活动移植传授给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兴元宵民间娱乐活动。从此以后,走古事便在罗坊盛行开来,除了“文革”期间遭禁外,一直相继风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