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017-01-12 11:41:37)
标签:

休闲

       几个月前,新浪网的博友谈天发了一篇名为“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的博文,并让我看看文中的“虫化玉”是什么化石,并给我寄来两块小的化石标本。收到标本后由于忙就一直没顾上制片。前段时间,那块化石标本的岩石薄片终于出来了。

      据博友介绍,化石采自小兴安岭一带。从化石标本特征也不难判断这是现代河流中的卵石,表面光滑,致密坚硬。肉眼观察,岩石成分主要为硅质,其中含有密集分布的长短不等、大致平行的纤细空腔管状不明生物,其直径大约1mm,长约0.5~3cm左右,多呈直线型,两端变细呈针状或光滑状。尽管经常跑野外,也能见到一些古生物化石,但像这样的化石还是第一次看到。看过化石之后,初步判断可能是某种藻类化石。

       岩石切片出来之后,在显微镜下,化石的横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则变形强烈,呈不规则状的多边形等;直径大小不等,约0.4~1mm不等。一般由几部分组成,以直径1cm的化石横切面为例,其最外层有一层极薄的壳,由外壳向内为厚约0.3mm由大量规则状分布的黑色小点状结构组织,在斜切面上,这些黑色点状物呈断续状彼此平行的细线;核部为空腔,部分被球粒状玉髓所充填,部分则可见规则分布的圆形生物结构。为了搞明白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藻化石,我翻遍了家里所有有关藻类化石的书籍及图版,未找到一种能与岩石中化石完全相似的化石。本想就这样算了,想着藻类化石很多,也许是某一种较为少见的类型呢。但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考虑再三,还是想找专家请教一下。我将化石标本以及岩石薄片照片一同发给南京大学的边立曾老师,没想到边老师很快便给我回复,据他初步判断可能是古杯类化石,但令我疑惑的是化石的形态和以往见到的古杯有所不同。为了保险起见,边老师又将照片发给了南京大学搞古杯研究的杨爱华老师。搞古杯的杨爱华老师看过之后很快给出了比较确定的答案:那些化石的确是一种古杯化石,可能是西伯利亚类型的古杯。东北地区的地层是可以和西伯利亚对比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化石类型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

       古杯类是早寒武世(距今约541Ma)繁盛并广布于世界各地的海生动物,至中寒武世显著减少,以后基本绝灭,志留纪仅在个别地区保留少量孑遗。古杯类底栖生活,且往往形成生物礁,因受生活环境的控制,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点。我国古杯类最早发现于鄂西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在华中-西南地区中寒武统张夏组中也有少量古杯类发现。古杯类在西伯利亚萨伊尔地槽区(库兹涅茨克-阿拉伯,阿尔泰-萨彦岭一带)特别发育,在乌拉尔、东西伯利亚地台维尔霍扬活动带也很普遍。

      古杯动物与海绵动物一样具有多孔生矿体,为被动滤食生物,其孔道主要用作滤食。水流方向由外壁孔泵入,从中央腔顶部流出。其生矿体形态和组分与串管海绵近似,都具内外壁,可具横板、纵板(隔曲板)、泡沫板。只不过串管海绵原始为文石纤状结构,而古杯为镁方解石微粒结构。对于古杯动物的归属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议。随着海绵动物化石研究的日益深入,串管海绵和古杯在中上寒武统都有发现。在古杯动物从海绵中分离出来独立形成一门数十年后,又有很多人主张将它归入海绵或多孔动物门。可见古杯与海绵动物之间是非常相似的。

      下面是博友谈天给我寄来的化石标本,以及化石标本的显微镜下照片。因为对古杯动物化石并不了解,在照片中未加详细的结构描述,但可以欣赏这种特殊化石结构特征。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     藻-1标本特征(一开始以为是藻类化石,故标本编号分别编为藻-1、藻-2)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     藻-2标本特征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来自博友谈天博文熙熙攘攘的虫子突然被玉化了,定格在远古的地质时代!”插图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标本藻-1单偏光下特征,具外壁、内壁及中央腔  ×40倍 (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0      标本藻-1单偏光下特征,部分化石变形明显,含尘状黑色不透明物质
  ×40倍 (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1     标本藻-1单偏光下特征,部分化石变形明显,  ×40倍 (10小格为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2    标本藻-1单偏光下特征,部分化石变形明显    ×40倍 (10小格为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3    为照片12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岩石组分以具一级灰干涉色的隐晶状石英为主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4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5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6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7    为照片16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岩石及化石组分均一隐晶状石英为主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8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19    为照片18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0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1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特征,部分化石变形强烈,化石中央腔内几个相连的圆形可能为古杯的泡沫组织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2    为标本藻-1的反射光下照片,反射光下尘状不透明物质呈黄白反光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3    为标本藻-1的反射光下照片,反射光下呈黄白的的尘状物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4   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照片,部分化石变形强烈,化石中央的几个相连的圆形可能为古杯的泡沫组织沿化石外壁可见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与生物本身组分有关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5  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照片,部分化石变形强烈,化石多孔,外壁可见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6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照片,部分化石变形强烈,化石多孔,含部分尘状不透明物质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7    为标本藻-1的单偏光下照片,部分化石变形强烈,化石中央的几个相连的圆形可能为古杯的泡沫组织,沿化石外壁及孔内可见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 ×100 (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8   为标本藻-1放大40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10小格=25μm),岩石及化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隐晶状石英,化石中央腔充填球粒状玉髓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29    为标本藻-1放大40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10小格为25μm),岩石及化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隐晶状石英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0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1   为照片30的同视域单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2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横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3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4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横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5   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6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横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7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化石不同切面内部特征不同,有些呈密集的小黑点,有些则呈细而密、近平行分布的断续状直线,化石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8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从化石横切面显示其个体大小不等,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部分化石管体中央具泡沫组织结构
(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39     为标本藻-2 放大40倍后的正交偏光照片,部分化石被挤压变形,化石外壁含大量尘状不透明物质(10小格=0.25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0     为标本藻-2 的单偏光照片,单偏光下由三个古杯化石的切面构成一幅人物面部画面(×10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1    为照片40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岩石及化石的主要组分为隐晶石英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2    为标本藻-2的单偏光下照片,为古杯化石的斜切面,沿化石外壁含尘状不透明物质(×10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3    为标本藻-2的单偏光下照片,这种古杯化石未见隔板和横板,多孔,具内外壁,沿化石外壁普遍含尘状不透明物质(×10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4    为标本藻-2的单偏光下照片,这种古杯化石未见隔板和横板,多孔,具内外壁,部分具泡沫组织,沿化石外壁普遍含尘状不透明物质(×10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5    为标本藻-2的单偏光下照片,这种古杯化石未见隔板和横板,多孔,具内外壁,部分具泡沫组织,沿化石外壁普遍含尘状不透明物质(×10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6   为标本藻-2的正交偏光下照片,组成岩石及化石的组分均以隐晶石英为主,化石中央体腔内充填玉髓(×100,10小格=100μ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7    为标本藻-2的正交偏光下照片,组成岩石及化石的组分均以隐晶石英为主,化石中央体腔内充填玉髓(×100,10小格=100μ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8     为标本藻-2的正交偏光下照片,组成岩石及化石的组分均以隐晶石英为主,沿岩石孔洞壁向内充填半自形粉-细粒镶嵌状石英晶体(×40)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9   为标本藻-2放大400倍后的正交偏光下特征,化石体腔孔内充填呈放射状分布的玉髓质,在正交偏光下玉髓呈十字消光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3    标本藻-2放大400倍后的正交偏光下特征,化石体腔孔内充填纤维状玉髓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4    为标本藻-2 放大100倍后的单偏光照片(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5    为照片44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6     为标本藻-2的放大100倍下的单偏光照片(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7    为照片46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8    为标本藻-2的放大100后单偏光照片(10小格=0.1mm)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49     为标本藻-2的放大100倍下单偏光照片——"眼睛"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0    为照片49的同视域正交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1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2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3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4    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5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6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待定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7    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不明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8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成分不明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59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0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可能为含铁矿物次生变化的产物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1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可能为含铁矿物次生变化的产物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2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3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4     为照片63的同视域单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5     为照片64的同视域单偏光照片

“虫化玉”中的“虫”是一种古杯类化石
66    为标本藻-2放大100后的反射光照片,单偏光下化石中的尘状黑色物质在反射光下发浅黄色的反射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