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复活节弥撒

标签:
梵蒂冈意大利天主教梵蒂冈复活节方济各教皇复活节弥撒 |
分类: 欧洲 |
梵蒂冈,这是位于意大利罗马市区里的另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之前,也曾听信仰天主教的朋友提到过梵蒂冈的神圣与宏伟;出发前特地看了那部有名的电影《天使与魔鬼》,提前预演了梵蒂冈以及罗马的各个知名景观;感觉自己对天主教了解甚少,还用BBC的纪录片《神秘的世界:梵蒂冈》速补这个独立世界的认知。但真的到了梵蒂冈的心脏:圣保罗大教堂前广场,还是难以将这么小的主权国家与如此的华丽庄严联系起来。
我们穿过了相当于国界的栏杆,就这样跨入了另一个国家。他的面积总共四十四公顷,人口数也大约只有一千多人。被这里极高的宗教地位吸引前来的人却数以万计。正是遇到了在梵蒂冈学习神学,来自中国的王同学,才得以成全我们的复活节梵蒂冈之旅。
4月2日一早,乘坐地铁抵达梵蒂冈,离大教堂开门时间尚早,但圣保罗大教堂广场上演已经排上了几百人的队伍。我们一开始还不明就里,按照顺序排队,但临近开门时间,维持秩序的警察在提醒排队观众提前准备门票。门票?大教堂不是没有门票吗?我们问了左右,语言不通,只是听清了今天的日子特殊,需要提前申请门票才可以入内。如此这样,也许今天老天并没有安排我们参观大教堂,那就改行程吧。当我们准备前往博物馆去参观的时候,就在广场上拍照的时候,遇到了身穿神学学生黑红色服装的王同学。用母语沟通才知道,4月2日到4月4日,是一年一度天主教的最大庆典:复活节。梵蒂冈也会在这三天举行最最盛大的庆祝与祈福仪式,三天分别代表了最后的晚餐,受难与复活,从教皇到教徒,都会在这三天进行特别的仪式来进行庆祝。
而今天在大教堂门口排队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教徒,他们早在1、2个月前就在网上申请了当日参加弥撒的门票,而没有票的我们,今天是不得入内的。心至诚则灵,圣母眷顾来自千里之外的我俩,派王同学来解救,在王同学的沟通下,我俩拿到了珍贵的两张门票,才得以入内聆听天主的圣音。
弥撒亦称感恩祭,是圣教会祭献天主的大礼,其名称来自拉丁文Missa的音译。古代教会举行感恩祭,礼仪结束时,都要向参礼者说:“Ite,Missa,est!”意思是:“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这样久而久之,“弥撒”便成了感恩祭的代用名称。弥撒这种宗教仪式来源于《圣经·新约》的最后晚餐。根据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受难前夕的晚餐中,分别拿起麦面饼和葡萄酒,感谢祝福了,把饼、酒变成自己的圣体圣血,交给门徒们吃、喝,并命令门徒们这样做,来纪念他;晚餐后,耶稣即被交付,受苦受难,在加尔瓦略山上被钉十字架而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耶稣在最后晚餐中建立了圣体圣事,举行了第一台感恩祭。而他的晚餐祭献和他在加尔瓦略山上十字架的大祭是不能分离的。他把饼和酒分别祝圣为他的圣体圣血,表示他受难死亡.完全倾流了自己的血。
弥撒是圣教会最重要、举行得最多的礼仪。其目的是成圣体圣血、祭献天主,向天主表示钦崇、感恩、祈求和赎罪。教会的主要信仰活动都围绕着弥撒而进行。弥撒是天主礼仪生活的主体与中心,也是高峰。
这一天上午的弥撒,全部120为主教,与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他是一千多年来首位来自欧洲以外的教皇,也是首个以弗朗西斯科命名的教皇。走入圣保罗大教堂,里面已经布置了成排的座椅,教堂正中,十字架矗立在主祭台上,祭台上方是贝尔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巨大的华盖由四个螺旋形的圆柱撑起。这是贝尔尼尼为教堂所做的第一件作品,用了9年时间才完工,所用的青铜,是把万神殿的古罗马雕塑溶化后得来的。青铜华盖足有5层楼高,厚实的青铜华盖置于大祭坛上26米处。还记得大教堂广场上的方尖碑吗?青铜华盖与方尖碑一样高,可见整个教堂的圆顶有多么高。华盖笼罩教皇祭坛,而教皇祭坛之下则是圣彼得的陵寝。教皇是唯一允许在祭坛上助祭的人。距离教皇祭坛最近的座位是留给世界各地牧师的位置,往后,才是留给普通教徒的座位。教皇祭台左手,在一座巨大的雕塑下方,是西斯廷教堂合唱团。合唱团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在少年时就曾经是西斯廷教堂合唱团的一员。
整个弥撒,经历了主教与教皇进入教堂,教皇发言若干次,合唱团唱诗若干次,教皇接见民众代表,教皇为橄榄油祈福,教皇焚香,给所有圣徒分发象征基督圣体的饼干等等。当西斯廷教堂合唱团的乐声想起,悠扬的音符飘荡在金碧辉煌的圆顶下方,经久不消,抬头看到天使在冲你微笑,已如身在天堂。跟随身旁的圣徒一起轻诵玫瑰经,即使不是天主教徒,也可以感受到四周神圣的磁场。
整个仪式持续了2个小时,身为非信徒的我,也深感天主教的圣力与精妙。结束后走出教堂,再一次沐浴在罗马的阳光中,恍然感觉从天堂又回到了人间,经历了一番洗礼,仿佛心灵也纯净了许多。
▼清晨7:50,大教堂门口已经排成了长队。
▼细细观赏下,“钥匙孔”部分的建筑细节。

▼发现了广场上的标志,太阳已经从圣天使堡的方向升起,暖和多了。

▼背后就是圣保罗大教堂。

▼方尖碑与圣保罗大教堂。
记住这个方尖碑的高度,与大教堂里的青铜华盖高度一样。

▼与带来福音的小王同学合影。

▼马上就要进入大教堂了,再抬头看看蓝天下的救世者耶稣与十三位门徒。

▼进入大教堂,进入了神秘世界的内部。
虽然人很多,但非常安静。

▼穿着华丽的瑞士雇佣兵卫队。

▼所有准备参加弥撒的圣徒已经就坐。

▼大穹顶下的青铜华盖无疑是今天大教堂里最引人注目的了。

▼主教大人。

▼主教大人。

▼华盖下的主教与祭坛。
贝尔尼尼的作品十分宏伟,凸显了人的渺小。
我们都是主的仆人。

▼来自世界各地的牧师,在这一天共同祈福。

▼弥撒过程中的全景。
右方是13世纪的宝座上的圣彼得雕像,很多人排队去摸他的右脚,因为摸他的右脚能带来好运,所以他的右脚已被朝圣者的亲吻磨得很光滑。

▼西斯廷教堂合唱团。

▼橄榄油被推上祭坛。
等弥撒结束,这些橄榄油会被牧师带回自己的教区,为未来一年受洗的人使用。

▼教皇在主祭坛熏香。
被百花环绕的圣母圣子像,非常精致美丽。

▼最后,所有圣徒排队,领取象征基督圣体的白色饼干。

▼弥撒结束后,主教大人们与教皇离开教堂。

▼每一处画像下方是圣龛,安放某位主教的尸骨。

▼教堂里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圣殇》(Pieta)。
位于南侧廊边上的第一个小教堂里:圣母玛利亚怀抱着死去的耶稣。
1972年这尊雕塑被毁坏,现在已经用防弹玻璃保护起来。
这是米开朗基罗唯一署名的作品,名字就可在圣母胸前的肩带上。

▼离开教堂前,最后瞥见的一幕。

▼回到人间,看山不是山看海不是海,这样的经历终是我会有一些不一样了。

▼这时候的广场,已经聚满了游客。
而我也要离开了。

▼离开前,记得去梵蒂冈邮局邮寄明信片。
另外,邮局里的纪念品也比别处更加精致,值得收藏。

攻略:
1、前往梵蒂冈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
2、检票进去后找到了地铁A线,这里要注意确认好乘坐的方向,然后在开往梵蒂冈方向的站台等车。从特米尼地铁站(Termini)到圣彼得教堂站(Ottaviano-S.Pietro)是6站,到梵蒂冈博物馆站是7站(Cipro-Mumei
Vaticani),无论从哪站下车都要步行10分钟左右。淡季时8:30左右到达博物馆门前,已经有30-40人在排队。
3、从圣彼得无法直达梵蒂冈博物馆,需要出来饶城墙走一圈。
4、到地铁站买票时,如果投进硬币之后,车票没有掉出来的话,可以敲打投钱币的地方,车票就会掉下来。
5、如果想一天内看完大教堂与博物馆,建议一早先去大教堂排队,看内部并登顶,会花费3-4个小时。同时提前在网上预约号下午1-2点参观博物馆的门票。
这样可以减少两边排队时间。
▼简易地图,但很容易懂。
▼罗马地铁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