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台北】永康牛肉面与阿宗面线糊
标签:
永康街牛肉面阿宗面线老天禄卤味西门町杨桃冰鸭肉扁 |
分类: 港台 |
爱拉一路上都念叨着回到台北要吃牛肉面,可是台湾牛肉面我只知道康师傅啊?
还是我少见多怪了,论说台湾的牛肉面,最早的发迹当属台北永康街的牛肉面。
看看台湾牛肉面的英文:New
Row Mian,翻译那是相当的国际化。
从高雄坐高铁回到台北,落脚台北丽都唯客乐饭店,离美食永康街步行10分钟而已。
到得早,还有空位,等我们吃完出来,门口就已经排队了。
在座位上点完菜,和家彤璨璨下楼去门口买小菜。
一扭头,看旁边坐了个老大爷,年纪很大了吧,牛肉挺烂熟,老大爷吃的很香。

小菜是需要自己下楼买的,清新可口的小菜,刚刚好中和牛肉面的霸气。
右边的是红油抄手,可是一点也不辣,比四川的红油差很远。
不过用肉汁做的酱汁非常给力,拌一拌,每个胖胖的抄手上面裹满酱汁,一口香!
台湾人也很喜欢吃大肠一类的猪杂。
小笼蒸的米粉排骨和米粉大肠味道可好了,一小笼被小伙伴们迅速瓜分。

在永康牛肉面可以见识到所有牛肉面的品种:清炖和红烧是两大口味。
另外,牛肉面、牛腩面、半筋半肉面、牛杂面、牛筋面是按照里面的料来分出的种类。
清炖可以吃出面汤的肉香,我喜欢半筋半肉面,这个部分的肉油润而口感丰富。

头一天晚上的永康牛肉面吃到肚皮好撑,睡一晚上腰围更加不明显了。。。
第二天一早跟着家彤去完四四南村然后到西门町吃阿宗面线。
台北的阿宗面线里面放的是卤好的大肠,这与我们在鹿港吃到的很不一样。鹿港里面放的是赤肉。
面线糊软软的,细细的,小小的,似稀饭一样的东西,但比稀饭香甜可口。不
这样的东西,充其量也只能当点心用,根本当不了主食,但卖面线糊的店可以开的如此有名。
就像面线糊的用料,微不足道得不值一提,那些小虾、小蚝、小蛏、小小的淡菜这些小东西等等,这些历史以来和葱一样,都是充当着配角的角色,可是和面线煮在一起,就像找到了组织。
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拼在一起,终于成就了面线糊这道成功的点心,从此风靡,甚至在很深很深的深夜,依然接待了来来往往的食客。

阿宗面线不仅好吃,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桌椅。
店门口每人捧着一碗面线糊或蹲或站,是美食之外的另一道惹眼景观。

西门町的美食真心不少,走不了多远又找到了这家鸭肉扁。
也是一家几十年的老招牌,最早只是个路边摊,卖的是鸭肉,但是生意却是平平。
后来老板尝试改卖土鹅肉后,生意好转。虽是鹅肉,鸭肉的招牌就也这么一直沿用下来了。
“鸭肉扁”卖的其实是比较特别的鹅,就是土鹅,学名叫“狮头鹅”,这种鹅肉质扎实而鲜美。

进到店里以后不会拿菜单给你看。
店里带有点江湖味的服务生只会问你:“面几个?米粉几个?要不要切鹅肉?100、200还是300?”
因为这间店里其实就只有卖三种东西:面、米粉以及土鹅肉切盘。
简洁有力,所有餐点在5分钟内到齐。
台湾卤味也很有名。
卤味就是卤制品,台湾的卤是用酱油和其他调味料与香料做成,用慢火煮熟食材,食材入味,滋味醇厚。
台湾的卤味卖的好多,夜市上有各种,还有专门的卤味店,宽敞明亮。
据说在台湾高雄甚至还有卤味博物馆,可见卤味食品在台湾的历史与深入。
台北西门町武昌街老天禄卤味,鸭舌头特别有名,王菲刘德华这样的艺人每次到台湾都要吃,估计是吃了鸭舌头,口才更好咯!
家彤买了一大包回来给我们,这家的卤味是干卤,有股子焦糖的香味。
卤味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天,所以最后一天买的卤味是可以直接拿上飞机带回来的哟。


卤鸭翅
西门町捷运站一出来的杨桃冰老店一定要来。
吃吃喝喝才算完美,大杯与小杯可选,加上冰块,猛吸一口,好酸好甜啊,非常止渴。
前一篇:【台湾 高雄】佛陀纪念馆与素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