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拉寺•绵延六个世纪的辩经声:一路向西到拉萨

标签:
拉萨色拉寺辩经saramonastery马头明王佛像 |
分类: 西藏、云南、四川 |
最初决定来色拉寺的目的,多半是因为辩经,但爱上色拉寺并让人再没有办法遗忘的,也许还有僧人加持砸后背的大石头,夺目光阳下的金顶,微笑盈盈的辩经僧人以及灵验的马头明王佛像。
阿尔康村
从印经院走向寺庙门口的途中,会经过位于西边的阿热康村。
阿热康村佛殿内有一块石头,据说是有治疗功能。
在佛殿里,会遇到有僧人用这块已经磨得很光滑的石头给信众加持。
请僧人用石头砸有病痛的位置,据说就可以医好老病。像我这样脑子不好使的这招就不能用了,不然非砸出脑震荡了。
色拉杰大殿
未进入色拉杰大殿,往往已经能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这是排队朝拜著名的拉萨三忿怒尊中之色拉寺马头明王的队伍。
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的忿怒相化身,其身红色,头顶上另有小小的马头,能降诸魔。
排队进入的香客队伍,经常会延伸到大殿门外。
香客徐徐进入大殿,然后进入配殿右绕一圈,才能到达马头明王像前。
旁边的僧人会指导香客,弯身进入佛龛下方的小洞,头抵佛龛虔诚祈祷,同时可以供养哈达。
▼色拉杰大殿的出口,出来直接通向辩经场。
在色拉寺,看到不少藏族小孩鼻子上有黑印,这其实是殿僧以圣像前油灯灯灰轻触小孩子鼻尖加持的印记。
在拉萨有一种习俗,婴儿出生不久,父母便会带着前往大昭寺朝拜,并且会来色拉寺马头明王前以灯灰触鼻,祈求保佑。如果家里的孩子经常晚上哭闹,父母也会带着来这儿用灯灰触鼻,据说这样做之后,小孩晚上睡觉就安宁了,百试百验。
色拉寺辩经之所以如此出名,并非毫无缘由。新中国成立前色拉寺僧侣一度多达9000多人,以培养高水平的僧侣为主,还曾有不少武僧为达官贵人当护卫前来学习。
辩经是佛学用语,是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加强对佛经的深刻了解,采用答辩的形式交流心得,顿悟佛法。
下午的阳光透过层叠树荫投射下一片斑驳,每天15:00,正门通道北段的辩经场开始聚集游客,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目睹热闹的辩经场面。
辩经开始,从南门和东门快速涌进大量的僧人。有的坐在自己的卡旦上,低头凝思,有的则站着发问,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
听不懂任何一句,但是可以看懂场下的僧人之间那种热烈讨论佛法的乐趣与孜孜以求的研佛精神。
色拉寺辩经场中央有一个很小的房子,内有一块上面显现起个藏文“阿”字的大石头。
▼小房子上的红墙和佛像。
外国朋友在这里很安静。
自己找好一个位置,就老老实实坐在那,好像看电影一样目不转睛的看着场下发生的一切。
其实这些对于他们更难理解,但就是这样神秘,吸引老外不说话,完全是看、听,就算有人在交头接耳也好像怕吵醒了什么人似的。
一个小时的辩经过后,是一个小时的诵经。
几百名僧人一起吟诵听不懂的经文,真真比流行音乐好听太多。
这是新版的色拉寺门票,据说原来的门票上是辩经的场面,可见这里的辩经是多么出名。
色拉寺门票:50元
辩经时间:15: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