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水仙花开,绿裙待春
标签:
立春水仙花凌波仙子杂谈 |
分类: 五味心情 |
春节培育几球水仙的传统,是打小看着爸爸养,这几年有模有样学上的。
去年在北京某著名花卉市场买的半成品,养到最后绿叶茂盛如韭菜,花苞也不见几朵。
今年,托朋友的福,得了四颗饱满肥硕的花球。
水仙花期,在小大寒到立春间,因此有“报春花”之称。
刚好在今年1月5日,小寒当日,Maple开始培育这4包花球。
今年水仙花儿的生长,恰巧在北京几十年中最埋汰的一月。
花球刚拿来的时候,装在黑色垃圾袋中,特地嘱咐家里人,别当垃圾扔掉。
算好了水仙开放的时间,这一天把花苞拿出来准备种上。
第一次看到如此原始的花球。
不是以前看到的白白净净尘土不然的俏丽模样。每一颗花球装在独立的网兜里,根部是一大块失去了水分的污泥。
放在水龙头下,浸泡了很久,干泥巴一点点从脆弱的根部剥离开来。
从网上找来切花球的法子,小心翼翼的剥去外面的棕色脆皮,终于,花球露出了洁白的身体。

右手拿着美工刀,半天不知道如何下手。
其实也不知道原理,听说经过切割的花球,更容易长出花苞,而且叶子也不会抢夺花苞的营养。
一狠心,开始切花球。
2个小时之后,4个花苞才将将弄妥。代价也是惨痛的,不仅满手泥,而且被冷水浸得皮肤都皴了。花苞分泌了大量黏液,如果是红色的,估计就是血流成河惨状一副。
很不成样子的处女刻,期待1个月后的花朵盛开!
水仙是极易培育的植物。寒冬腊月养在屋里,每天一点点水份,一个月左右就可以生长茂盛,开出的小小花朵简单美丽,香气清雅浓郁。
没缘由的,水仙需要雕刻,方能绽放更加繁华的花朵。
好比你我,需要疼痛与流血,才能在今后收获洁白幽香的暖心笑颜。
有人把生命比作鸡蛋,从外面破开的,成为了食物;从里面破开的,成为了生命。
越成熟,越发觉生命与生活的不容易。
很多人在水火之间纠缠,很多人在快乐与生存之间徘徊。无法确定面前的哪一条路是通往幸福的捷径,其实生活本无捷径。
第十天

五天过后,翠绿的叶子已经拔出了老高。每四片叶子中央,夹着一颗弱弱的花苞。
早先家里种水仙的盆早不知所踪,去年在Y君处买的大陶盆,正好做了今年花球的容器。
四个花球满满坐稳在盆中,没有石头子垫在四周,就依靠它们根须的交错倒也站得蛮好。
通过盆中的水量,可以控制水仙的涨势。
需要开花稍慢的,夜晚把水倒出来,把花盆放在阴凉处;早晨浇一些晒过的室温水。交替如此,可以延长叶子与花苞生长的时间。
每天早晨,出门前最后一件事,就是看看盆中的水仙,昨晚长得好不好。
第十五天

十五天之后,叶子又长高了几寸。有着急的花苞,已经露出了尖尖角。
白嫩的鳞茎,十几天前切割的痕迹变得不太明显,伤口好的真快啊。
这株植物,它诞生、切割、生长、痊愈、成熟、开花、衰败,全部过程只发生在一个半月的光阴中。
面对它,我像造物主面对众生,看着它一天一个变化,惊叹生命的坚强与惊奇。
人生来要受苦。生命中承受的痛苦,或者是精神的,或者是肉体的。
几天前听说一个朋友的父亲,忍耐力极强。在家中用钳子时,伤了手指的骨头,竟然只是自己简单包扎了一下。第二天,家人看到父亲手指头上绷带殷出了血水,才发现他受伤,随后强制把他送到医院就诊。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睁大了眼睛,觉得很不能理解啊。不疼么?怎么会如此能忍?
今天早晨,莫名其妙的突然想起上中学时的一件往事。
那天,父亲在做饭,厨房传来咚咚咚剁肉的声音突然停了。爸爸走出来,找出药箱翻来翻去。
我走上去帮忙时,看到爸爸用右手捂着左手手指,鲜血从手指间涌出来。
是自己看到留出了血,才知道爸爸不小心被刀割伤。我慌忙找出红花油,手忙脚乱的帮爸爸包扎。
当时我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回想起这件事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这一过程中,父亲没有喊过疼一声,也没有呻吟出一下。
我恍然大悟,我顿时理解了朋友的父亲。
家中“父亲”的角色,不是单纯的“孩子爹”,也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一个家庭的支柱。
家庭生活中的父亲,是隐忍的。一家之主的立场与态度决定了,父亲再疼也只会自己咬牙忍着。支柱不能倒,家庭的中心不能散。总要有一个人坚强,这就是父亲。
与众多80后的家庭有些不同,我家还有个70后的姐姐。
小时候,与奶奶一起组成的五口之家住在东城区一条老胡同的小平房里,年纪最小的我在物质困难的童年获得了最多的疼爱。
是因为代沟还是因为嫉妒我获得的关注更多,小时候与姐姐没少为吃的玩的穿的吵架。
现在,父母有自己的忙碌,我和姐姐住在同一屋檐下相互照顾。
与最亲近的人,交流并不多。在公司里与同事嬉笑打闹,回到家却是习惯一人在自己的空间里独处。
相依为命的感觉,从何时开始?两人之间,也必须有一个人坚强。当我遇到过不去的坎,要死要活的时候,姐姐横眉冷目的训斥我,要我给家里人挣口气,要我停止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要死要活。
前几天姐姐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姐姐生病了,一下子脆弱了,在医院里给我打电话,在无线电波的那一端低低的哭。下班第一时间回家,给姐姐做了晚饭,她吃,我说。
不会安慰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没有勇气相互对视,我看着前方的空气,她看着碗里的面条。我说了很多最近周围的事情,朋友的遭遇,也举了在一加一的见闻,一句话,就是希望她可以振作起来。
我不敢哭,我只能在躲开她们眼睛的角落里落泪。心情的阴霾犹如这几天北京埋汰的空气,我几乎快忘掉了晴天的模样。但是,真也好,装也罢,总要有人坚强。
“如果一个女孩,在这样寒冷的冬天,仍然坚持每天按时起床,不迟到不请假。手冻僵了只在心里默默抱怨,用嘴呵两口气又能生龙活虎。脚冻麻了也不撒娇,只是跺跺脚复又笑靥如花。你的明媚温暖了寒冬,你的微笑是最动人的画面。这样的女孩。。。。。。你一定没有男朋友”。这段话,还真是贴切。长大后孤独的人,靠回忆来取暖,靠朋友来获得安慰。终归,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经历,能帮到自己的佛祖,就是自己。坚强得久了,快要忘掉依赖别人,是什么滋味了。
时间过得飞快,13跨年晚会的记忆还留在脑海中,转眼1月就要结束了。
放在客厅的水仙花,开始疯长,每天看到的都不一样。
水仙花素来有“凌波仙子”的美名。现在花还没有开,不过已经开始想象花开后的浓郁香气。
叶子之间的花苞越来越多,越来越饱满。透过薄薄的外衣,能够看到茁壮的花骨朵的形状,像极了爱吃的豌豆。
早晨出门前还是包裹严实的,傍晚回到家后,有几只花骨朵已经破茧而出。
又过了一天,花朵儿微微张开,娇嫩的花瓣薄的透明。
一朵朵花儿,挣着每天长高一点,张开一分,空气中的香气分子,也越来越多,过不了几天,便要成熟了吧。
D君回北京了。依旧是下车后联系上我,约好见面。
为我答疑解惑,为我传道。
我快乐么?我幸福么?答案好像是肯定的,好像又经常被动摇。
面对D君,我总是小心翼翼,好像顽童见到老师一般。反反复复,起起伏伏,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也觉得自己没有长进。
自己还在红尘中摸爬滚打,贪念这般那般的诱惑,但他已经选定了路去修行。
一年的时间,我依旧是懵懵懂懂,无法随顺世缘无挂碍。
觉得自己可以看淡一些以前会在意的事情,不过依旧会不停的纠结。
我愁眉苦脸的问,什么时候我可以做到不为动心起念烦恼?D君笑道,那可是很高的修行才能达到啊。
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古训,不过依旧觉得别人比我会处理事情,会调整心态。
集中精神,活在当下,应该是最好的移情法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它那动人的身姿使人一见倾心,顿生爱慕之情。
在纵横交错的绿叶间,开放了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束黄金般的花蕊,散发出阵阵浓郁的芳香。
每天清晨和傍晚,约见我的水仙仙子是将心灵回归纯真的时刻。
看着花儿秀丽的神韵,闻着那沁人的清香,心里感到由衷的欣慰。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数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龙应台
这是今天看到的最动人的句子。何止是父母亲,亲近的手足之间也是如此吧。
有人说,网络中的我好似很独立,但是现实中的我是一个两极端的矛盾体。对家人的依赖,一直深埋在我的内心深处。冰冷的摩羯座外貌,在某个柔软的时候,才会泄露出支离破碎又经修补的心。
哭哭笑笑,一辈子的光阴很快。
每天都有开心的元素。比如今天花开,比如见到久违的同学,更不要说还收到了来自遥远南方城市的礼物。
10年初的厦门之旅,经历的美食依旧历历在目。
阿吉仔和義蘭的绿豆饼、凤梨酥,扑鼻的香气顿时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
在北方,这些被称作点心的家伙,到了南方,只是被统称为“饼”。
南方的“点心”比如虾饺比如烧卖,到了北方,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小吃。
老北京,小吃是“碰头食”,碰到了就吃的意思。
南北方的差异,从最基本的吃,就已经大有不同。
義蘭的绿豆饼,吃一块,就会想吃第二块。它符合了我对甜品的一切要求:酥、香、糯、软,以及不过分的甜度,一切恰如其分。
据说这家饼店还有远距离预订和快递的业务,春节过后第一件事,八成就是再买上几盒,与亲朋一起分而食之了。
凤梨酥,以台湾产的最有名。
高三那年某天傍晚伏案赶作业,爸爸给我桌上放了一盒别人送他的凤梨酥。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凤梨酥,记忆中的味道,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超越。
几天前看过台湾当地,纯天然食材加上手工制作的“微热山丘”品牌介绍,只是看图就已经勾得流口水。价格不菲,有机会买来吃,看看它能否契合我心中的那个初始味道。
立春了,家里的水仙花等不到春节,已经开放了。
恰好周末,闻着花香,一壶暖茶,一叠点心,倒是自在。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满室飘香,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