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巴戎寺、斗象台、十二生肖塔、空中宫殿、巴方寺-D1

标签:
柬埔寨暹粒吴哥巴戎寺斗象台 |
分类: 东南亚 |
午休果真很管用,小睡一会,上午酷热和奔走的劳累烟消云散。
下午要去的遗迹非常重要,也是Maple在国内就向往的“高棉的微笑”
第五站:巴戎寺(BAYON)
即使是与同一时期的建筑珍品进行比较,巴戎寺也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精品,它是柬埔寨传奇君主阇耶跋摩七世的创作才华和自我膨胀的典型体现。这里有蜿蜒的走廊,陡峭的台阶。
除了第一天参观了巴戎寺,第三天自由行,Maple又来到这里。巴戎寺,值得花时间好好体会。
高棉的微笑

石像太多了,但唯独这一个被木栅栏围了起来。这座雕像的微笑最最温柔最最美丽,所以也是“高棉微笑”的象征,前面簇拥了太多的人合影留念。
与阇耶跋摩七世亲密接触
浮雕 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的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战场厮杀到生产劳动、集市贸易的生活图景应有尽有,这样世俗化的雕塑题材在吴哥建筑群中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参观底层浮雕,第二层规模和技法都稍逊一筹。
浮雕上,菩提树干婆娑,细腻至极。
最佳探访时间
巴戎寺面朝东方,所以多数人都喜欢在清晨去寺庙参观。太阳升起后,阳光一寸寸的掠过每个头像,使他们的面容蒙上温暖温柔的光线。傍晚的巴戎寺也很迷人,只不过观看的效果和日出颠倒了顺序。而中午时间,因为斑驳的巨石没有层次,直射阳光下遗迹没有光影的配合。傍晚时分游客稀少,光线柔和,比较适合拍照,而且在巴其戎寺游荡的游僧,日落时分游客散去后才陆续离开,此时是抓拍游僧的好机会。

画中人
姐妹俩,被神像包围。深处其境,Maple被遗迹的历史感触动极深。
傍晚时分的巴戎寺,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若隐若现。

第六站 斗象台/战象台(Terrace of elephants)
巴戎寺北门出来就是斗象台。
350米长的战象平台曾经是国王观看公共庆典的一个巨大观景台。站在台上,想象一下五个帝国全盛时期公共庆典的盛况,步兵、骑兵、马拉战车和战象的队伍浩浩荡荡穿过彩旗招展的中央广场。平台上的君主头戴金冠,坐在多层伞盖的下面,左右簇拥着官员和手持金银器皿的侍女。
战象平台由五座向中央广场延伸的外围工事,中间三座,两边各一座。护墙的中间部分雕刻着实物大小的揭路荼和狮子;两边各有一队著名的战象游行队伍,看象的高棉人也走在队伍当中。
第七站 十二生肖塔/十二塔庙(Prasat Sour
Prat)
十二塔庙也被叫做“走钢丝之塔”,据说在古代,这里有为广场前聚集的人们表演走钢丝的节目。十二座塔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红土,被认为是在接受献给国王的宝物的仪式时所用的场所。现在,日本学者在此进行考古和修复。
空中宫殿的传说:顶层的金塔内住著高棉人奉为神灵的九头蛇精(那迦神),夜化女身,与国王同寝交欢,即使是王后也不敢入内。二鼓后国王才出来与王后同寝。如蛇精一日不见,则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灾祸降临。
想一想,那时的国王还真是辛苦万分啊。。
空中宫殿的台阶极为陡峭,为了游客安全,现在已经不建议攀登了。
第九站 巴方寺/巴本宫(Baphuon)
巴本宫建在一个巨大的方形的石头基座上,基座的厚度是吴哥遗迹之最,基座周围和石台上散落着无数的石头建筑材料。柬埔寨国家正在拼复修缮巴本宫,石台上有工人在用大吊车捡运大石块。这种拼复的工作难度很大,有点儿像甲骨片的缀合一样。斗象台的侧后方就是巴本宫的大门,有一条高出地面约一米多的长石桥从大门直通巴本宫,石桥两侧有对称的方形蓄水池。从形制上看,这里原先的建筑应该是大吴哥最辉煌的政治中心,只是被破坏得特别厉害,修缮的难度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