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搭眼见的是水墨风雅——阅读西湖七(2)


“潘天寿纪念馆”和“中国美术学院”是船舶泊靠了良港,珠联璧合、相衬相映。“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位在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 218 号,潘天寿纪念馆是212 号,间隔仅5家门牌。
潘天寿因是同姓本家,往时仅记得是个画家,其它就不得而知了,直到当日偶遇,停下脚踏车,走进纪念馆,做了次浅读。
潘天寿是浙江宁海人(王国维、金庸、张幼仪、徐志摩、查慎行等为海宁籍名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出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协主席。
纪念馆以潘天寿晚年居所为基础修建打造。纪念馆有居住楼和精品陈列楼等建筑。几幢老楼外貌是青砖白泥勾逢,庭院式布局。建筑包含多种传统建筑元素,如牌坊、飘檐、女儿墙、格栅、坡顶、槛窗等。纪念馆收藏有潘天寿各个时期的代表作120幅。
“中国美术学院”,称得上国字号的学院定然了得,一看它是蔡元培先生1928 年提议创办的,后因战争曾多次搬迁,至2024年5月,学院地跨杭、沪两市,有南山、象山、张江、良渚、湘湖五大校区。
南山校区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重要校址也是老校区。1957年6月,学院由西湖孤山南麓迁移至此。它承载着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校以来名家辈出,如潘天寿、林风眠等众多艺术大师都曾在此执教或学习。
校区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艺术元素,采用了江南建筑特有的高墙、深院、窄巷等处理手法,引导纵深的可视层次,使校园环境的致密与通透达成一种多变的对比和反差,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
“断桥”是此次单车巡观西湖最后一站。“断桥不断,残雪无雪。”为何叫断桥有两点理由,一是由段家桥谐音而来,二是说孤山之路至此而断。
断桥风光水色并无特殊美观,与其它西湖石拱桥风景我是看不出差异不同的。但断桥有故事,有人妖爱情,有故事就有情怀和历史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