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云鬼脸城清凉门
历史风韵, 文化深邃,沧桑与辉煌;历史与现实,曾经的王谢燕前堂;
扬子江,秦淮河,紫金清凉山;看过万年波诡云谲,阅过朝盛代衰千行;
同泰寺,报恩塔,栖霞清凉堂;念道的是国富民安,祈愿的是皇家江山;
甓甃瓦楞,闳宇崇楼,帝王将相;朝靴上抬,古城肃杀,剑影刀光;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国子监旁;烟笼水月,六朝金粉,金陵浪漫;
诉说南京千年故事,让人念想起往时未央衰旺。好在剩有砖瓦石木遗构,青史黄卷,令人慨叹,掩袖泪洒长衣短衫。


南京一摞煌煌史书,一座两千载古国,一座五百年都城。
天朝有著名的古城墙几座?AI答:排名不分先后,位列前十的是南京、西安、荆州、襄阳、兴城、平遥、北京、阆中、开封和大理。
这十座老城垣上榜排名,见仁见智,小老面见过其中五六。可皖省中的寿县古老城墙未列其内,深觉偏颇。还有明中都凤阳古旧埒垣,在残存中恢复起来,亲临时你会勾联起对花鼓乡终未能建成皇都发出一声唉叹!


南京明城墙“内13,外18”门,如今存留4门,即: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石城门(汉西门)和清凉门。金陵明城墙“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势。”起建于王朝建国前二年1366年,历28年修讫。
明城墙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其中京城城墙长35.3千米,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外郭城墙超过60千米,围合面积逾230千米2,为世界历史之最。
一座六百多年的古城皇都,历经无数战火兵燹,风霜雨雪,个中故事,隽永绵长,引人寻味、探询,闲来咂品,能做开胃小菜,茶余饭后开心茶点。


说起南京古城,扯点外篇。
西晋时有个首富叫石崇,这伙计脑袋被驴踢了,有钱就飘,竟然与武帝司马炎的外甥王恺斗富,结果,一脚踢在铁板上,落得个身首异处。无独有偶,明初筑皇城时,朱洪武囊中羞涩,皇家也缺银子。周庄富豪沈万三,七斤半开了逢进了水,本想托朱重八的卵子,拍拍猪屁,两次掏出2.6万两白花花银子,不仅如此,这老几还发高烧,另拿出每人一两犒劳将士,这下拍到了猪脚上,老朱说你是什么意思?想收买人心吗?!批逆龙鳞,好在马皇后竭力劝阻,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到云贵边陲,那边有西北风,下场是身败名裂。
沈万三为何有钱,正道说是地租、经商和外贸,民间说是沈家得了个聚宝盆。传闻说这聚宝盆安放于城根下,帮朱家稳固了累建累圮的城墙。老朱见有如此宝物,说是借用,次日五更归还。怎知,从此后南京城只打四更,打鸣的公鸡也宰了,皇家那有戏言!自此,南京有“鸭城”之誉,特产盐水鸭名扬天下了。

我国古代充军发配之处,有湖北房县,粤东岭南、潮州,新疆局部和东北的宁古塔等多地。
贵州昔时是个充军之地,如李白解压夜郎国,王阳明递解修文县龙场,1983年发现吴三挂和陈园园墓冢在岑巩县等等。沈万三流放在云南(现在的贵州,当时谓云贵),1393年88岁殁,据说原葬于贵州福泉市福泉山,1498年,沈氏后人为避官府作难,将其迁葬于江苏周庄银子浜水中,名为“水底墓”,也算是魂归故里吧!


打住,言归正传。
南京的冬阳, 艳丽温柔,洒落在古老的城墙和水面上, 像是照在一位饱经沧桑老者的面庞上,涟漪砖逢似皱褶老茧,向人们述说着陈年的往事。
建安17年(212)孙权迁都秣陵,取“建功立业”意改秣陵为建业,南京“古代名都”由此肇始。当时长江是沿清凉山东流,为固城守土,阻止水患兵灾,次年孙权以清凉山西坡峭壁为城基修建石头城,始为南京城墙墙脚起垫。随着南朝经济的勃兴,建元2年(480)南齐开启以砖砌墙壁之先。
明时城墙,砖石垒砌,采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做粘合剂,极为坚固。青砖灰瓦在江南五省、20州、118县烧制。每块砖上都刻有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以确保质量。这些城砖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每块砖长约40-50厘米,宽约20厘米,厚度不少于10厘米。


走出清凉山大门,向西挪百十步,由清凉门大街沿坡下,转过身腰就是清凉门,清凉门面对的就是秦淮河。
清凉门为明代京城13门之一,位在城区和清凉山之西,单门拱劵。这道门从明末时起封闭了600多年,至2003年才开启,其中原因未见确切解释,推测应躲避战争、自然灾害等安全起见吧。
清凉门原有瓮城,在文革后拆除;城门上谯楼、千斤闸损毁;门楼顶现存绞石一块,留下两个绞孔。斑驳风化的门洞崇墉上,细细辨认,可见砖面上刻有字迹。


从西向东穿过城门,拾级而上,在城墙上向北走去。
城墙以石头山为基,随山形起伏,蠖屈螭盘,西面以山石与青砖护墙,东侧是清凉山体,为增强牢固,墙体向内略倾,城墙上由不规则的青石墁面。行过民国年间“地堡”,就是“石城霁雪”,一看其名,望文生义便知,是指此地雪后之景艳丽壮观,是金陵48景之九。
接继向北,来到一突兀石矶,此地是孙权所筑石头城,在其后山峦上立有一“东吴第一军事要塞”石碑和棱台形“烽火台”,均建在附近最高点之上,方便控扼防范,传递军情。不难看出,这两处“遗址”,以及青砖、石柱拴马桩和壁画,都是新近建构。墙体下面就是“鬼脸”、镜子湖和“龟石群”。

原路返回,上秦淮河边石头城路,顺着城垣再向北。在墙根下,可见红色砂砾岩石上,古老的墙体,因循就势,部分青砖就嵌筑在陡直的山石之上,白泥勾逢,紫红山岩与青灰沙砖相间,高大挺立。不少墙脚下能看见,水流冲击留下的一道道痕迹。
鬼脸在石头城墙曲面中间,因岩石风化,表面脱落,坑洼凹凸,长久形成面目狰狞形象的“鬼脸”。镜子湖为一1/4圆形湖面。每当风息,水面如镜,墙上鬼脸倒影于水面,形成“鬼脸照镜子”奇观。
在镜子湖南北两边各有“龟石群”和“燕王河”。地处城墙根下的龟石群原在长江河流中,唐朝后江面西迁,河床中石头经江水累年冲刷、风蚀,表层脱落深浅不同,粗看如同一群巨大乌龟匍匐在草丛之中。

燕王河全长约180米,宽不足丈,深不盈尺。小河一头延伸到城墙内,一头流淌进秦淮河,据路边社消息:燕王河是世界上最短的一条河,也是唯一穿过城墙的一条河。其实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的热河比其还短,仅有90米。
燕王河一听其名,便知与明成祖燕王朱棣有关。起因是筑造明城墙时,少年朱棣出言说出了皇城规划中弊端,老子洪武帝顿生不悦,随起杀伐之意。因言获罪,于是,追杀四子朱棣。好在,燕王当年就是监造清凉门段城墙头人,对此地情况了如手掌,就是从这条河里穿过城墙,逃出生天。朱棣当上皇帝后,人们便把这条曾经救过皇帝性命的小河沟命名为燕王河。
今所见燕王河并非当年那条河流,原燕王河说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填平,仅剩下河东头一个涵洞口。当下看到的燕王河仅是条窄短浅小溪,是在修建“石头城遗址公园”时,凭藉着当年的传说和所留下的遗迹,开挖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水道。

走近小溪,你可见渌水掩映在两侧婆娑垂柳之下,溪水清澈,绿意盎然,幽境雅趣;轻风摇枝,画出清波微澜,你可见水边卵石水草睡莲藤萝,深绿浅绿显出勃勃生机;环伺周遭,馆舍山石,花草鲜丽,曲径依水,秦淮河潋滟,石头城古朴。步行其间,令人逸兴、心生甫畅。
为表达心情,附一“打油”诗:
二水中分风雨都,
石头皇城五百秋。
沧浪十朝谈往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