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5月19日

(2024-05-19 18:40:50)

2023-2024学年度县级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申请书

时间: 2024 年 5 

主持人

程黄飞

所在单位

蓝田县华胥镇中心幼儿园

其他成员

孟博、刘洋

课题名称

大班幼儿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策略研究

结题

报告

摘要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音乐游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及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结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幼儿大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例如:歌唱比赛、音乐游戏接力赛、音符捉迷藏、击鼓传花等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感悟音乐,提高幼儿音乐素养。当前我国课程教育改革发展逐步深入现代经济发展,对于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加多元的要求,所以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时,必须要贯彻落实好游戏化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以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为立足点,以5--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华胥镇中心幼儿园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教师指导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教师提高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指导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并根据活动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指导对策。

二、概念界定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活动之一,其中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其意在让幼儿感受音乐、传达情感、培养艺术技能。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离不开游戏,所以游戏就成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音乐游戏:是指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情境中,将竞争性的规则游戏植入到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它最终指向具有竞争规则的音乐表达。以提高幼儿随着音乐的身体动作表现能力与社会性规则意识。

幼儿园在音乐教育中,以歌唱、律动、演奏、欣赏等手段为主要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它将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以游戏的方式学习音乐,以音乐的内容进行游戏,促使幼儿拥有轻松、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课题界定:《大班幼儿开展音乐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是在对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指导,对大班幼儿音乐游戏进行搜集、整理分类、改编与创新,并对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开展方法、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幼儿研究兴趣和参与度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

四、研究内容

(一)、大班音乐游戏的开展、引导与改编

通过各种音乐游戏的开展,整理出适合在大班开展的幼儿音乐游戏,通过比对大班幼儿发展目标,将整理出的音乐游戏写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对音乐游戏中不适应或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编。了解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特点及幼儿园中音乐游戏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注重掌握幼儿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充分挖掘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有利性。

(二)、大班音乐游戏活动的创新

1.情景的创新

(1)情景再现,感受音乐气息。例如:音乐游戏《春》是经典音乐《四季协奏曲》的一个选段,这首音乐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音乐游戏情境的创设,让孩子将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

(2)故事引入,理解音乐意境。故事是根据音乐而创编的,通过故事与音乐的配合,抽象、复杂的音乐就变得那么的生动。

(3)游戏穿插,诠释音乐内涵。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演绎了这首音乐,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2.乐器的创新

(1)可视材料的提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图谱、PPT、节奏卡等可视材料的引用可以使音乐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如在进行演唱游戏的过程中容易混淆,从而使幼儿不能大胆的参与游戏,而图谱恰当的引用给了幼儿视觉的冲击,彻底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让幼儿清楚的明白歌曲的内容及菜名的顺序,为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提供了台阶。

(2)操作材料的投入。音乐游戏中适宜的游戏材料运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除了提供头饰、纱巾、面具等装饰材料,还要投入小锣、小鼓、小木琴等各种打击乐器。

3.音乐游戏形式的创新

(1)听觉游戏。听觉游戏主要是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主要包括声音配对、声音猜谜、声音辨别等声音游戏和听觉感受游戏。如:《可爱的玩具》这个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幼儿辨别声音的强弱,找玩具的幼儿蒙着眼睛沿着圈外找玩具,当他接近玩具时幼儿大声唱,当他远离玩具时幼儿轻轻唱,幼儿通过分辨声音的强弱,确定玩具的所在,如果我们单纯的以敲打等呆板的形式让幼儿分辨声音的高低,就会削减幼儿积极性。

(2)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某一音乐作品的角色,通过动作、手势等情节的表演来表现音乐。如:幼儿喜欢的《小白兔和狐狸》的游戏,主要是通过扮演活泼的小兔和狡猾的狐狸形象,让幼儿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艺术形象。

(3)歌唱游戏。歌唱游戏习惯一边唱一边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音乐游戏形式。在愉快的歌唱游戏中,幼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歌唱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更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陶冶。

我们应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音乐中的内在价值,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使音乐游戏活动成为幼儿学习中的一部分。

五、研究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上,主要采用观察记录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反思、实践。在教育实践探索中,发挥游戏在音乐活动的理想化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239月):制定研究计划,确立研究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课题设计报告,做好课题申报,并完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2310月—20244月):以游戏形式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注重游戏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采取观察记录、实践反思、积累各类材料,研究课题。

3)结题阶段(20245月):整理课题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总结结题成果。

七、主要做法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大班幼儿对音乐游戏的掌握情况,本课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了解当前大班音乐游戏活动的现状;从不同的实践中得出客观结论并记录,分析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时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探究其深层次原因。

同时,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以网络为手段,在比较借鉴各种幼儿园组织音乐游戏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典成功案例,将大量存在的客观实际升华为精炼的理论,提出可行的对策,并且将这些对策与策略应用于我们此次的音乐游戏实践研究中,并不断完善;最后,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素养训练或测试的形式检验研究的成效。

八、研究结果与取得的成效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游戏化的教学策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对比幼儿在游戏前后的表现,以及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结果显示,音乐游戏活动在促进大班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社交互动、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九、研究结论

本研究认为,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趣味性的游戏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建议幼儿园教育者在音乐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元素,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如研究样本有限,研究时间较短等,这些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样本规模,延长研究时间,并考虑其他变量对教学策略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浦钰.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游戏化实施策略[J].幸福家庭,2021,(01):48-49.

[2]黄新梅.探讨幼儿园游戏教学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35.

[3]池晓莉.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20,(50):126-127.

[4]石蕊.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50):182.

[5]周琴.小班音乐游戏中教师适宜性指导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6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年05月19日
后一篇:2024年05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