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3日
(2024-04-03 21:05:40)幼儿自主性区域观察记录表
|
观察对象 |
周宇昊 |
性别 |
男 |
年龄 |
6岁 |
|
所在区角 |
音乐区 |
观察日期 |
2024年3月5日 |
观察时间 |
上午 |
|
观察记录情况 |
周宇昊和他的伙伴们在音乐区戴好头饰后,随着音乐开始打节奏。第一首乐曲,他们选择的乐器是沙锤,黄晋阳走到前面来当指挥。第一首乐曲结束,惠雨鸣提醒他们要换头饰了。 于是,四名幼儿取下头上的动物头饰,又将沙锤统一换成三角铁,随着第二首乐曲开始随意地打节奏。虽然,每一首乐曲前面都有一个小指挥,但小指挥并没有按乐曲的节奏为其打拍子,而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指挥,其余幼儿因此也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在游戏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幼儿的兴趣就明显减退了,张依恒开始和周宇昊聊天起来,另外两名幼儿玩起了道具蝴蝶的翅膀。 |
||||
|
评价与分析 |
通过本次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游戏中,幼儿喜欢按自己的方式、意愿去做,尽管他们知道要随着音乐的节拍打节奏,但由于他们年龄小,还不太能掌握基础的节奏知识,导致他们不能按照一定的节奏演奏。 2、幼儿的活动内容没有丰富的主题内容,从而活动枯燥无味,加上乐器材料单一,没有层次性,造幼儿在重复游戏后,没有新鲜感,失去了继续游戏的动力。 |
||||
|
改进措施 |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教师: 1、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拙嫩的,带有孩子气的,但却是幼儿自己的作品,不能要求幼儿立刻把节奏打的整齐划一,但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要加强音乐节奏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切换使用中获得多种经验。打击乐器,不仅指双响筒,沙锤等这样的乐器,用许多日常用品自制乐器,都可以通过敲击发出各种有趣的声音。教师可在表演区里添置自制的打击乐器,通过不同材料的乐器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
||||
幼儿自主性区域指导方案
|
区域名称 |
音乐区 |
|
区域材料 |
沙锤、铃鼓、三角铁、腰鼓、手摇铃、图谱等 |
|
指导要点 |
1. 创设适宜的环境:装饰美观有趣的区域,独立且有一定隐蔽性,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放心大胆进行音乐游戏。 2. 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材料:科学的投放有助于幼儿积极游戏,快速进入游戏状态。明确投放材料的目的,促进幼儿发展。 3. 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 不过分干涉幼儿游戏,在幼儿有需要的时候适度引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