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讲,嫉妒心人皆有之,不过是多少罢了,生活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鉴于嫉妒是一种心理上的常见病,并且离我们很近,所以今天就以此为题,谈谈粗浅的认识,并期待网友们一起来探讨。
其实,嫉妒是以个人的私心杂念作为基础的,在同学,同事,同乡,同级别,甚至同年龄的人当中,好象表现的相对多一点,也就是说,客观条件和距离越近就越容易产生嫉妒。
比如几个同学毕业后,到一个单位工作,过两年,有了落差,那个比较出色的同学往往就会被嫉妒,就算最好的结果,也要背后遭议论,诸如:“投机取巧,会拍马屁,没有什么真本事,只是靠运气好”等等,反正专拣难听的说,如果那是个女同学,处境就更糟了。
现实中,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说法,这些话表面看是劝人随大流的,实际也有嫉妒的成分在里面,风光被人占了心里不舒服,找机会群起攻之,直到搞垮对方而后快,这种行为,就是嫉妒所表现的外在特征,非常有害。而轻微嫉妒只是反映在内心的情绪,一般也不伤及他人,说的好听一点就是羡慕,但持久而过分的羡慕,也会演变成外在的嫉妒,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嫉妒苗子,不能让其发展泛滥。
从根本上看,要减少嫉妒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身边事物,有个哲学家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别人的成功往往有其内在的原因,虽然有时候也不一定绝对合理,但我们还是应该用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因为平和豁达的心态对自己健康是很重要的,要知道嫉妒别人的代价非常昂贵,实在没有那个必要。
善于转化嫉妒,学会审视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要多从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方面考虑,即使难得羡慕别人一下,也要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养成这样的习惯,虽说很不容易,但从理论上讲还是可以做到的,其实就是在意志上战胜自我。
具体说,要多关心事,少琢磨人,多看自己纵向发展,少与别人横向比较,逐步形成达观开朗的思维方式,具备这样的眼光和境界,实际是一种理想的自我超越,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
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就会去打造自己,有了这样的认识,转化嫉妒也就同步开始了,当然,就算努力到后来“金子”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机会发光,那也没什么,起码你已经是金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