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的胆量勇气如何激发和衡量?
(2010-09-04 11:06:13)
标签:
刘邦楚汉胆气胆量水镜先生 |
分类: 高修存原创杂文 |
胆量和勇气属于人的一种潜能,一般讲,胆气往往和英雄是紧密相连的,比如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英雄虎胆”里的曾泰等等,都是孤胆英雄,其超乎常人的献身精神确实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今天我们就选择这个话题,结合一些传奇人物议论一番,欢迎参与。
胆气的故事很多,最出名的是荆苛刺秦王,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充满了无尽的悲怆,英雄大义赴死,给人有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历史上还有专褚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等等,都是具备了义无返顾的雄心和胆量,表面看,这些人不过是匹夫之勇,但那种不同凡响的壮志豪情怎么说也是可歌可泣的;有句话叫“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能够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其本身就具备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分析这样的胆气形成,往往都是建立在“忠义”二字上的,那种“一百多斤卖给识货的”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情表白,都是反映了全心全意和一往无前的境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三国里的“阚泽孤身使曹营”,“关羽单刀赴东吴”等等,不同的是他们智勇兼备,只身前往,都能化险为夷,最后事情办成,命也没搭进去。
再说说由胆气派生出的胆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赌勇拼命了,最典型的是楚汉相争,刘邦和项羽比,表面看什么都不行,武力就更别说了,就算十个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有万夫不挡之勇,从骨子里瞧不起这个市井混混的对手,但是刘邦在那场出了名的“鸿门宴”里却体现了惊人的胆略,席间也确实遇到项庄舞剑的可怕场景,这次历险,居然成了刘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最后在张良韩信等人的辅佐下,让霸王饮恨乌江;再说刘备去荆洲,同样也是赴宴,明明知道很危险,还是坚持前往,吃到一半,得知对方埋伏了刀斧手,马上借口溜出,仓皇中之,“的卢”马驮着他奇迹般的跳出深涧,逃过一劫后,信马由缰胡乱走走,竟意外得到水镜先生指点,引出了盖世智者诸葛亮,帮他绘就了三国蓝图。其实,如果二刘害怕危险,逃避赴约,就根本不会有后来的疆土基业,胆略是大智大勇相结合的产物,还常与运气相伴,相当于“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了。
现实中,胆气表现处处存在,比如面对困难抢挑重担,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体育比赛不畏强手,甚至连小孩打针也需要临时鼓励一下壮壮胆;胆气是一种内在的原始动力,多数时候不显山露水,一般不激发就不会有所表现;胆量可以锻炼,比如学习开车,高空蹦极,乃至乘个娱乐过山车等等,开始都会有恐惧的心理,只要多实践,熟悉规律,掌握技能,艺高人胆大,自然就不怕了;当然,每个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天生胆大的人也是有的,特别在一些别人都不敢为的事情面前表现出色,比如有的朋友对鬼怪之类的东西心理承受力特别强,一个人夜过坟场墓地也无所畏惧,说起来,这些东西都与先天具备或逐步养成的胆气有关。
从生理方面看,胆囊是人体中非常小的一个绿色器官,对于生存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内部零件,如果有病变甚至可以完全摘除,与肝肾心肺相比显的无足轻重,但它是主导气质的东西,比如人的自信就有一定的胆气在起作用,包括一种敢于抛头露面的表演,没有足够的胆量就发挥不到淋漓尽致,所以从容镇定是演员最起码的素质;至于“肝胆相照”,“忠肝义胆”等说法,也是表达了一种做人品质,当然,事物都有两方面,正义的胆气让人敬佩,负面的胆量就需要控制克服,否则,老是“胆大妄为”“恶向胆边生”的话,就离犯罪不远了;
胆汁分泌究竟有多大能量没有确切的依据,也有可能被无端夸大了功效,但是激发内在潜能,强化精神动力,肯定都需要体内某种物质支撑,人的胆量有大小是客观事实,要在原有基础上放大一点,只有激励,才能超乎寻常,比如武松打虎,属于酒壮心胆;杨子荣深入匪窟,是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所以临场爆发的机智勇敢绝对不是平常表现,足见胆气的神奇所在了。
胆气冲则盛,虚则平,如果把它比作一个冷盆,需要破釜沉舟的铁血丹心做调料,再用从容镇定的内外气质做加工才能更出彩,由于原料特殊,辅料难得,所以虽说是个凉拌食品,估计口味也不会比生猛海鲜或招牌大菜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