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辰东妈妈:道德经就是天书,我也不畏难

(2020-05-15 10:03:12)
标签:

教育

文化

育儿

杂谈

分类: 喜报与感言

谢辰东妈妈:道德经就是天书,我也不畏难

走近道德经拍课链接(点击进入)

走近道德经诗听课(点击入入)

《道德经》真是一部难懂的“天书”。

记得刚开始接触《道德经》时,连读都成问题,别说读顺溜,别说章节多,更别说意思难懂了。随着读的次数增多,顺溜不成问题,可意思却不懂。百度一下,《道德经》译文全部都有,但是,要想真正了解《道德经》的精髓,要想洞察《道德经》的芳颜,恐怕是只有听非常老师的讲解,你才能近距离的触摸到这部难懂的“天书”。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每个人的资质,每个人的悟性不同。老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这样的话,你永远不会得到,只会是老师的,不会是你的。所以,老师重在引领,重在引导,不断的去启发我们进行思考,而不是直接的给出答案。所以,《道德经》我把它定义为“天书”,难懂,可我也不怕,随着课程的深入,通过老师的引导,我会离“天书"越来越近。

老师讲了很多内容,我唯独对有和无的理解感触颇深。老师说,无和有只是名称不同罢了。我觉得包括得与失,因与果,都是同出而异名。在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看来,似乎更在乎的是结果,或者说得到些什么表面能看见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它们都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说学习。妈妈们总会说学习了,为什么没有效果,没有成效?或者说我付出了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然,这也包括过去的我,好像一学习,效果应该马上会出效果来。其实不然,效果本身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那么快显现出来,或者说它是在一点一点的变化着,只是太细微了,我们觉察不到它的变化。学过精品班丰子恺先生写的《渐》,小弟子们应该有更深体会。

再比如说,得与失,因与果,表面上好像我们失去了什么,其实内在的东西,得到的可能会比失去的更多。你种下了什么因,你就会得到什么果。果是由因决定的,我们太在乎果,为什么你不寻找你之前种下的因呢?所以,一切的一切,它都是有因可循的,不会平白无故的,突如其来的飞来。

佩服范仲淹的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种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不过,我们可以朝着这方向走。我们对待世间万物如果说都能以平常心来相待的话,我们的人生也许会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天书”,我们会站在更高点一睹你的芳颜,终有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