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揣摩《天才梦》的句子里学会写实与呼应
大家陆续收到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本书。多次说过,学习作文,要体会篇、训练段、揣摩句、积累词。在这四个方面,字词是最不紧要的,字词要放在篇段句的背景下来积累。
这本书的阅读重点不在字词,不要在注音上多废功夫。
最近一段时间,希望大家跟着微信的节奏来学习《天才梦》,从《天才梦》中体会章辞的精妙。
在《天才梦》中写道:
我3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这一段文字,大约有六十个字。短短的文字里,内容丰实;意象很美;相互呼应。
一是内容丰实。
比如说,写“三岁”而不是小时候,三岁写得很具体。
比如说,在背词的时候,神态是“摇摇摆摆”的,是“立在满清遗老的藤椅前”(张爱玲有渊源深厚的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朝重臣李鸿章之长女)。
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与“望”,“低头”与“思”,这几个动作,把静夜思写得很实
又比如说,没有简单地写“我会背诗”,而是写出了背什么样的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再比如,朗吟之后,不是简单地写悲伤的情绪。而是写“满清遗老”的“泪珠滚下来。”
二是意象之美。“三岁的我”与“满清遗老”(老与少);“摇摇摆摆”的稚嫩与所背之诗内容的厚重;以及,藤椅、诵读声、遗老的浊泪,构成了一幅意象苍凉的画境。这种“幼稚之我背唐诗,不知诗中真滋味”的苍凉正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又一写照。
再说呼应。
“三岁的我”与“摇摇摆摆”相呼应;唐诗与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呼应;藤椅(意为古旧)与满清遗老呼应,“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与“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相呼应。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简单数字便交待清楚。
借此意境,来反观。很多小朋友来写读书学习的小场景。常常就是“放学了,我在写作业”一笔而过,十分简单而平淡。是否可写:放学了,我端端正正地坐在木质的书桌前写作业,窗外的落日的余晖斜射进来,装满了半间屋子。顿时,心里愉快而充实起来。
你们,有收获吗?快告诉我!
动动手指
欢迎转发
非常老师功夫作文群:150347011
非常老师微信号:
4671034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