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莲子》讲评
标签:
教育亲子作文 |
分类: 作文讲评 |
|
【原文】
我把莲子捧在手心,一颗颗小豆子圆溜溜的,长着粉嘟嘟的外皮,有点像大大的花生米,不过摸起来硬邦邦的。我把这些小豆子小心地放到装了水的鱼缸里,只见小豆子有的在水面仰浮,有的躺在水底睡觉,还有的在水里倒悬着。我盼着这其貌不扬的小豆子早点发芽,长出荷叶。 慢慢地,小豆子们在鱼缸里喝足了水,身体变得胖乎乎的,外皮成了淡粉色,像一个个在游泳的胖娃娃。 我拿出来一颗,“哇——小豆子发芽啦!妈妈快来看。”只见小豆子的顶部裂开一道小缝,墨绿色的嫩芽从里边探出了头。小嫩芽长得细长细长的,看起来怪怪的,顶端还长着一个小钩子。它们有的向上长,有的向下长,也有的横向生长。 我正在欣赏莲子娃娃你一拳、我一掌地在水里打水仗时,有的娃娃会伸出绿胳膊摇着小手向我打招呼,我开心极了。 现在,莲子的芽约有十厘米长,牙签般粗细,有的已经钻出水面,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时嫩芽顶端的小钩子早已伸展开来,如花样游泳队员跳起的水上芭蕾。我看的出来,那高高举起的小脚丫是荷叶,细长的小腿就是荷梗啦。 莲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全身都是宝。莲子、藕是我们熟知的美味,荷花泡水喝美容养颜,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莲子须都可以入药。 我想在家门前的小池塘里种上很多很多的莲子,把池塘变成荷塘。让路人既能享受鱼戏莲叶间的悠闲,又能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我爱荷,所以种莲子。 |
【点评文】 莲子有一颗花生米大小,它们结结实实、圆咕隆咚的穿着粉衣的样子,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年画上身穿红肚兜,脚踩莲花,手捧元宝的送财童子。 我把这些小童子小心地撒在水缸里,只见童子军们有的在水面仰浮,有的躺在水底睡觉,还有的在水里倒悬着。他们左右蹒跚、摇摇晃晃,煞是可爱。我盼着这些其貌不扬的小童子早点发芽。 慢慢地,小童子们在鱼缸里喝足了水,身体变得胖乎乎的,小肚兜也变成了淡粉色。我仔细一看:哇——小豆子发芽啦!“妈妈,妈妈,快来看呀,小豆子发芽啦。” 只见莲子的顶部裂开一道小缝,墨绿色的嫩芽从里边探出了头,像散财童子昂起的俏皮的小辫儿。它们有的向上长,有的向下长,也有的横向生长。真是妙“发”横生。这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这些胖娃娃们你一拳、我一掌地打水仗,得胜的娃娃们还伸出绿胳膊摇着小手向我打招呼呢。莲子种在了我的心上,我开心极了!
现在,莲子的芽约有十厘米长,豆芽一般粗细。有的已经钻出水面,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时嫩芽顶端的小钩子像小孩的脚丫伸展开来。我看得出来,这小脚丫是荷叶,细长的小腿就是荷梗啦。用不了多久,我家的莲子就会花开满屋啦! 看着眼前的莲子,我还想在家门前的小池塘里种上很多很多的莲子,把池塘变成荷塘。让路人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
评价作文的第一个标准是什么?作文有三个层次,一是表达清晰,二是表达生动,三是表达有趣。所以评价作文的第一个标准,就是表达清晰。表达清晰如何体现?那就是头身脚、帽衣鞋。
上一讲《黑龙潭》讲解时,也请注意到了过渡词的运用。再来看本文的过渡词的运用。比如,一开头的“听说……我把莲子捧在手心(看)……慢慢地……现在……我想……”。所以讲,不管是游记类、状物类,还是其它类,顺序感、方向性是一样的。概括起来说:结构、章法、思路、逻辑,是任何作文都必须要求的要素。学习作文,一定要在表达清晰上,也就是在章法上,在头身脚、帽衣鞋上多下功夫。这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就不存在文体的问题了,也不存在分级作文的问题了。
今天讲评的重点,就是来帮助大家消化一句话:字词服务于句,句服务于块,块服务于段,段服务于中心。
把这一句话再引申,那就是:与主题相关度紧的,就要多写、细写、详写;与主题相关度不紧的,就要少写、略写、泛写;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就要删除、不写。
本文的主题是“种莲子”。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种”,一个是“莲子”。所以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审题、写文。
【先来看头】
听说妈妈同事用水泡莲子,莲子发芽并长出了荷叶。我感到很好奇,便让妈妈找来几颗。我也想试一试,自己种莲子。
作文的头有了开门见山的意识,值得表扬。
如何来评价小朋友的作文?小朋友正是学习的阶段而不是验收的阶段。不必去验证他是不是能出口出章、提笔成文。主要是看孩子的意识。处于学习的阶段,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不可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他们的意识到了,但还没有这个能力转换成有效的表达。
这个道理,正如小朋友学骑车一样:明知要平衡,但骑着骑着还是摔了。从意识明确到娴熟地骑起来,还需要时间、需要训练。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要先看意识,而不必纠结于个别文字。意识有了,那就要大奖特奖,通过夸奖表扬来强化小朋友的作文意识,从而提高写作技法的成熟度。而不是大讲特讲,大批特批,批得孩子没有兴趣。
刚才讲到“字词服务于句,句服务于块,块服务于段,段服务于中心”,那在这一段中,是听妈妈说的,还是听妈妈的同事说的,还是听张三李四说的,其实都不重要了。
正如昨天讲评的《黑龙潭》,谁是带路党,谁拿着长枪谁拿着短炮来拍照,一点也不重要。所以这个头,可以再精简,真正做到开门见山,把“种莲子”这个门开点敞亮些:
听说用水泡莲子,莲子会发芽并长出荷叶。我很好奇,也想试一试。
【接着看原文】:
我把莲子捧在手心,一颗颗小豆子圆溜溜的,长着粉嘟嘟的外皮,有点像大大的花生米,不过摸起来硬邦邦的。我把这些小豆子小心地放到装了水的鱼缸里,只见小豆子有的在水面仰浮,有的躺在水底睡觉,还有的在水里倒悬着。我盼着这其貌不扬的小豆子早点发芽,长出荷叶。
这一段描写,对称句、叠音词、色法、触法、意法运用得很到位。但结合“字词服务于句,句服务于块,块服务于段,段服务于中心”来看,这里的“我把莲子捧在手心”就不重要了。要大胆去除:
莲子有一颗花生米大小,它们结结实实、圆咕隆咚的穿着粉衣的样子,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年画上身穿红肚兜,脚踩莲花,手捧元宝的送财童子。
为了增加生动性,先把莲子比喻成了童子。接下来,可以用一个借代的手法,来增加文字的有趣性:
我把这些小童子小心地撒在水缸里,只见童子军们有的在水面仰浮,有的躺在水底睡觉,还有的在在水里倒悬着。他们左右蹒跚、摇摇晃晃,煞是可爱。我盼着这些其貌不扬的小童子早点发芽。
借代的用法,就是先喻后借,先作一个比喻:莲子像童子,然后就用童子去取代莲子。有关这个借代的技法,请大家学习《提高篇》中的“张冠李代”的技法。
【再来看原文】:
慢慢地,小豆子们在鱼缸里喝足了水,身体变得胖乎乎的,外皮成了淡粉色,像一个个在游泳的胖娃娃。我拿出来一颗,“哇——小豆子发芽啦!妈妈快来看。”只见小豆子的顶部裂开一道小缝,墨绿色的嫩芽从里边探出了头。小嫩芽长得细长细长的,看起来怪怪的,顶端还长着一个小钩子。它们有的向上长,有的向下长,也有的横向生长。我正在欣赏莲子娃娃你一拳、我一掌地在水里打水仗时,有的娃娃会伸出绿胳膊摇着小手向我打招呼,我开心极了。
本段中的“我拿来一看”,这个“拿来”并不重要。所以可以删去:
慢慢地,小童子们在鱼缸里喝足了水,身体变得胖乎乎的,小肚兜也变成了淡粉色。我仔细一看,哇!小豆子发芽啦!“妈妈,妈妈,快来看呀,小豆子发芽啦!”
在点评文中,“哇、啦、妈、呀”,运用了《启蒙篇》中详讲的押韵技法,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喜感。
只见莲子的顶部裂开一道小缝,墨绿色的嫩芽从里边探出了头,像散财童子昂起的俏皮的小辫儿。它们有的向上长,有的向下长,也有的横向生长,真是妙“发”横生。
这里运用了一个借音借义的技法,借“妙趣横生”为“妙发横生”,结果就有妙趣横生的效果。
【再来看原文】:
我正在欣赏莲子娃娃你一拳、我一掌地在水里打水仗时,有的娃娃会伸出绿胳膊摇着小手向我打招呼,我开心极了。
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没有问题。但刚才还在现实中,突然一下子就变化到了虚拟的世界,略感唐突。所以,我们可以在尊重原文素材的基础上稍加变化:
这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这些胖娃娃们你一拳、我一掌地打水仗,得胜的娃娃们还伸出绿胳膊摇着小手向我打招呼呢。莲子种在了我的心上,我开心极了!
增加了一个“鞋”:
莲子种在了我的心上,我开心极了!
这样又把主题拉回到了“种”字上。
【再接着看原文】:
现在,莲子的芽约有十厘米长,牙签般粗细,有的已经钻出水面,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时嫩芽顶端的小钩子早已伸展开来,如花样游泳队员跳起的水上芭蕾。我看的出来,那高高举起的小脚丫是荷叶,细长的小腿就是荷梗啦。
本段的改动不大,就是“牙签般粗细”这个意法没有美感。所以要改动一下。另外,“水上芭蕾”的意法也不重要了,也要删去:
现在,莲子的芽约有十厘米长,豆芽一般粗细。有的已经钻出水面,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世界。这时嫩芽顶端的小钩子像小孩的脚丫伸展开来。我看的出来,这小脚丫是荷叶,细长的小腿就是叶梗啦。用不了多久,我家的莲子就会花开满屋啦!
【再看原文】:
莲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全身都是宝。莲子、藕是我们熟知的美味,荷花泡水喝美容养颜,荷叶、藕节、莲子、莲子心、莲房、莲子须都可以入药。
我想在家门前的小池塘里种上很多很多的莲子,把池塘变成荷塘。让路人既能享受鱼戏莲叶间的悠闲,又能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我爱荷,所以种莲子。
在原文中,小作者写了莲花的食用药用功能,这个意识是好的,值得肯定。但从全文“种莲子”这个主题上来看,本来写得很有趣感,喜感。但一下子脸一板,俨然一副科学家的面色来谈莲子的药用功能,破坏了“种莲子”的美好气氛。所以建议大胆删除。
同时,最后的尾:我爱荷,所以种莲子。
在身子中,没有谈到过荷。主题是种莲子而不是荷,所以爱荷就无从谈起,也没必要谈起。所以也可以去掉:
看着眼前的莲子,我还想在家门前的小池塘里种上很多很多的莲子,把池塘变成荷塘。让路人也欣赏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