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讲《过秦论》之二十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国学 |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过秦论》之二十
讲解时间:2012年11月4日晚
------------------------------------------------------------------
前几讲,介绍了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
现在介绍楚国的春申君。
楚国的春申君,大致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出使秦国,包括在秦国当人质阶段;二是回到国内辅佐楚王抗秦兴楚阶段;三是后期老迈昏庸阶段。
春申君列传: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大意是说:春申君,楚国人,姓黄名歇。春申君这个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曾经到过很多地方,拜过很多老师,因此学识渊博。在楚顷襄王时期,因为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楚王很赏识他,并把他派到秦国,当上了驻秦大使。
楚顷襄王的老爸是谁呢?是楚怀王,也就是流放屈原的那一位。楚怀王时期,也是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挂秦国相印的时期。
前文讲过,苏秦这一方代表六国,主要的战略思想是合纵以抗暴秦。张仪这一方代表的是秦国,主要的战略思想是连横以破六国。连横战略的延伸,就是远交近攻。而楚国相对于赵国、韩国、魏国而言,是相对较远的国家,也是秦国拉拢、分化、腐蚀的对象。所以,张仪多次出使楚国,连哄带骗地把楚怀王弄到了秦国。最后楚怀王就在秦国休假式疗养,最后客死他乡的疗养院。
这个楚顷襄王便是楚怀王的儿子。楚怀王死后,子承父业,当上了楚国的大老板。新上任的楚老板,看春申君善于辞令,能说会道,就派他当上了秦国大使(现在的大使,据说要坐头等机舱,当时可能是坐头等牛舱)。
之前,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国与魏国,在华阳这个地方挫败两国联军,这两个国家只好屈服了秦国。春申君担任驻秦大使,听说秦国要联合韩国与魏国,组成三国联军,进攻楚国。于是,一方面紧急召见秦国外交部相关人员,抗议,又是警吿,又是不满(一般来说都要走这个流程);另一方面代表楚国,递交正式书面材料。
这个书面材料的大体意思有两个。一个意思是,您不是向来奉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吗?我们楚国是您远方的客人啊,我们楚国应是您讲友谊、讲哥俩好的对象啊!而离您近的韩国与魏国,就是您嘴边的海参、鲍鱼啊!近的您不吃,非要伸着脖子,张着嘴来吃远处的白菜、土豆,是不是不太明智呢?第二个意思是,您联合的这两个国家,是您打败的国家,他们是屈服于您家的“高压锅”才变软的。您现在要攻打楚国,必定要借道于这两个国家,如果他们突然变卦,反戈一击,秦国的军队就危命了。您看过《集结号》吗?看过了就会知道有时候兄弟也不可靠啊!
秦昭王看到书面材料后,点头称是,中止了白起的进攻计划。一方面拆散了三国联军,另一方面还派人与楚国把外交关系确定为战略竞争关系,派驻大使订立了盟约。这样,春申君不负“楚”望,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任务,让楚国避免了一场大的战争灾难。
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兄弟不可靠以外,盟约也不可靠。怎么办?只有相互做人质——信用不可靠,信用不能作抵押时,只有用人质来做抵押。这人质还不能是一般的人员,更不能是临时工,一定要是今后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质。所以两国的盟约签订后,楚顷襄王就派他的太子完与春申君一起来到秦国当人质。
来学习一段史料: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
大体的意思是:两人在秦国当人质多年以后,楚顷襄王病了,但太子完在秦国回不去。太子完平时很善于交际,常常在大使馆时不时地召开酒会、舞会、庆功会,甚至是借着谁的老爸老妈过生日,或者是谁的姑姑、姐夫、小舅子、小姨子过生日什么的时候,总是变着法儿的建个名目搞个聚会。可能在这会那会上,太子完认识了宰相范雎,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春申君就问范宰相: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您与太子建立的是真正的友谊吗?这种友谊经得起“酒精”的考验,经得起患难的考验吗?回答说:当然滴,必须滴,肯定滴。
春申君接着说:现在,楚王在老家可能不久就GAME OVER了,秦国最好是放太子回去继承王位。这样的话,太子当上了老板,必定会感恩戴德,不仅对秦国好,还会对您好。两国还会从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变成战略合作加友谊关系。如果太子完回不去,还待在秦国,无非是一个老百姓。万一楚国另立新君,新君继位之后,是不是听秦国的话,就不得而知了。还是熟人靠谱,还是熟悉好办事,对不?希望您老人家三思而后行,温故而知新,日参省乎己,掂量、思考、琢磨、权衡。
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
之后,范大人又描眉画眼、添油加醋地把春申君说的话在秦昭王面前描绘了一番。秦王回复:“让太子的师傅先回家探听虚实,看看楚王是真病还是假病,回来以后,再作决策。”
另一边,春申君为太子出主意:“秦王现在把您继续留在秦国,是为了图更大的利益(可能像当初拘押楚怀王一样)。您留在秦国,没什么本钱,也没什么好牌可出了,所以我非常担心。楚王的兄弟阳文君,还有两个儿子在楚国,如果您回不去,楚王一死,我担心阳文君的儿子就会被立为接班人。这样一来,您当董事长了地计划就泡汤了。您干脆走为上策,跑吧。我继续留在秦国,要杀要剐就随他秦王‘大小便’了。”
于是楚太子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者的车夫,撒丫子跑回了楚国。而春申君则留在大使馆内,推说太子最近身体小恙,酒会、舞会等一切娱乐活动全部停止。
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估摸着太子跑远了,不再撒丫子了(可能在洗脚店做足底了),春申君就来到秦昭王面前投案自首:“楚太子跑回去了,走远了。黄歇我当死,请秦老板整死我吧。”昭王听后大怒,想叫春申君自杀。关键时刻,太子完的朋友——秦国的宰相范雎,为春申君求情了:“黄歇为人臣,舍命救主,忠心可嘉,杀了不好,——太子当了老板以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宽宏大量赦他无罪,做个顺水人情放他回去,这样也好借机加强两国关系。”于是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把春申君也放回了楚国。
以上是春申君三个阶段中的第一段——外交使命阶段。回到国内以后,春申君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明天再讲。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