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作赏析《草原》(四)

(2012-03-13 22:0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名作赏析类

整理者:湘-三月天、河北顺瑜妈

继续讲《草原》。

先来简单地回顾一下。上午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有动静合一,让静态的画面动起来,让动态的画面静下来,才会让文字生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反差对比,对我们写作文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简单来说,可以开拓孩子的思维。比如在写夏天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冬天?在写下雨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阳光?在写妈妈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写爸爸?写作文运用反向思维、逆向思维就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写,这样写出来效果就好,感观上冲击力就强。

我们在唐诗宋词元曲中都可以得到这种启发,比如很熟悉的一首元曲。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静与动、高与下、近与远、人与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都体现在这短短的二十几个字内。除此以外还有点与面的结合,光与影的结合,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就属于点,夕阳也属于点,而流水、古道就属于线。可见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不可见的就是西风、断肠人、天涯。

再为大家展示一篇前段时间讲评过孩子的作文,也是写草原的。大家来看看是不是有共同的地方(片段)。

我们一路经过茂县、松潘,来到若尔盖大草原。我觉得大草原上的路,是我经历过的最美丽的路。它像一条柔软的绸带被抛在绿草茵茵的草原上,眺望远方,绸带和天连在了一起。天,蓝蓝的;云,白白的;绸带,柔柔的。我的心无比舒畅,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路边不时有池塘、小溪出现,偶尔也有一群牛羊横穿马路,它们悠闲地在公路上踱着步,尾巴一扫一荡的,仿佛是到路上磨蹄子来了!偶尔有车经过,车速极快,像一枚子弹一样和我们擦肩而过,不一会就在天边消失了。抬眼再望,草原的天、云、路,依旧是那样的美。

在本文中,动静、急缓、远近、大小、开放与收合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呈现了一幅立体的动感十足的画面。

通过上文我们是可以看出一篇作文、一些文字为什么会生动?生动的方法在哪里?我们要讲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得这样好!掌握了方法与技巧,写作就是那么点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再来看一篇孩子的作文,我们来看这些孩子掌握了方法之后写出来的东西,要看到共性的方法在哪里。同样,这篇作文也是我们前不久讲评过的,作文的题目同名,叫《草原》。

 

今年暑假,我终于看到那个美丽的人间天堂——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的天空永远是那么湛蓝,那里的草地永远是那么碧绿,那里的树木永远是那么挺拔。天空、草地、树林——在草原上连接得无比完美、漂亮,就像一幅画——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在那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中,巴彦呼硕草原像一颗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如果你能到那里,就一定要到伊敏河边坐一坐。河水的波光粼粼,有如夜晚的星空,倒映在水中的一样,听水声淙淙,却又如鸣佩环,清远悠扬往远处看去,伊敏河闪闪亮亮,如一条珍珠项链,挂在辽阔的大草原上。

躺在松软如绵的草坡上,抬头望天,那像棉花糖般的白云似乎一伸手就能抓住,俯眼看花,那点点滴滴的花,仿佛就是一粒粒的珍珠,点缀着草原的海洋。新鲜的空气穿过伊敏河,带着“珍珠”般的清香,令你流连忘返。

从西岸向东岸望去,成群的牛、羊、马,吃着草,悠然地摆着尾巴,自在的迈着脚步。那一群群的牛,一群群的羊,就好像是大草原上移动的珍珠,远远望去,纯净、洁白。

夜晚的星空是悬挂在天上的珍珠,这些珍珠,在草原的星空上,更加透亮,清澈。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了点点繁星。巴彦呼硕没有都市的彩灯,一条美丽的、散发着光芒的银河在天空中画了一条银白色的弧线,其它星座星罗棋布地出现在两旁。顿时,夜空被照亮了,伊敏河被照亮了,草地被照亮了,我们也被照亮了。

巴彦呼硕草原有水中的珍珠,花一样的珍珠,流动的珍珠,还有星空的珍珠。我们置身其中,感受着大草原处处被珍珠点缀装饰着,巴彦呼硕草原果真是草原明珠。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对称段。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在这一段当中我们要讲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顺序。上次,我们在分析总体结构的时候讲过,这个草原,是从大到小、由远及近、由面到点来写的。如果说第一个对称段与第二个对称段是远、大、面的话,现在作者停车下马就到了蒙古包前,这是一个点。这一段写的是蒙古包外,与下一段的蒙古包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多次讲过,没有一篇文章是单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也没有一篇文章是单纯为了记事而记事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那才是文章的深入之道。比如,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中讲过的《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写的是岳阳楼在淫雨天的景色及心情,也写了岳阳楼在春和景明之时的景色及心情,最后的意落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面。

我们来看一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除了理解其中的对比、对称之外,我们还要理解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前不久讲《繁星》的时候也讲过,这个繁星果真是天上的星星吗?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为繁星赋于一定的新的含意。这是我们在阅读时的理解,反过来我们怎么把这一个理念落实在写作中呢?还是那句话,写苹果不只是写苹果的外形、颜色、味道,还要写出苹果的故事。同样的道理,写草原,不只是为了写草原的外形、样貌,还要写出草原这个景色里蕴含的主题。这个草原的主题是什么呢?一句话:民族团结互助。

再来讲第三个问题。我们讲过一篇好的文章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特色。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所以,我们不必看文章写成的日期,都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四个对称段。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了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第三个对称段写的是蒙古包外,现在写的是进蒙古包内。回到我们要讲的主题上来:草原。草原讲的核心主题是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那么我们从本文中要读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读这篇文章时,不能轻易地把蒙古包内的场景单纯的当成是一个景物的描写。景物的描写,要为主题服务。这也是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讲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词为句服务、句为块服务、块为段服务、段要为主题服务。那么,我们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就能明白草原的特点:开阔、奔放、平静、热情、质朴、纯真、厚重、乐观。这些草原的特征,反应在蒙古包内,就是好客、热情、豪放、达观、快乐。他们饮酒、吃肉、唱歌、跳舞,他们像草原一样的心胸开阔,像草原一样的内敛而羞涩。

如果说前面关于草原的描写是对于鄂温克族人抽象的、含蓄的描写的话,那么在蒙古包内的描写则是具体的、直接的。不会是单纯地去写景,也不会为这个景去赋予孤立的特性,这个特性是要为主题服务的。

比如前文讲到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又何尝不是在写这个民族的清鲜与明朗呢?如果懂得了《岳阳楼记》的景与情的关系,我们也就能很好的理解这里的景与情的关系。在《岳阳楼记》中,岳阳楼是没有变的,变的是天气。而天气的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呢?这是我们要读到的深意所在。

这是一个奔放的民族,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饮酒、摔跤的民族,他们在展示热情达观的同时也展现了内敛与羞涩,这样的一个民族特征谁能说不是草原塑造的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最后。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在这里我们着重要体会的一个技法就是呼应。我们看第一个对称段中作者是这样写的: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开头作者有诗意却没有诗作,而在经历了一番饮酒吃肉后激发了作者的诗兴。

于是在最后才写下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前面的话:“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故感叹!是有铺垫的、有准备的!前面讲要写诗,结尾果真写了诗,这就是文章的呼应。这样的呼应也体现出了文章结构的严谨,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技法。

同样,我们回过头去看前面,孩子写的《草原》,开头也是讲草原是一颗明珠,所以在文章的身子中,在文章的收尾处都处处体现了“明珠”二字。这样处处照应、首尾呼应,文章才有严谨、才有力度。

-------------------------------------------------

 

 

讲评时间:2012312日下午

欢迎朋友们加入免费公益群学习

QQ群(群号:23085680YY群(群号:55444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