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精彩
(2011-08-17 20:06: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作文新手入门类 |
时间:2011年8月16日上午
整理:浙江-笑笑(574724261)、北京-蓝天(462052892)
到今天为止,很多人收到了《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广东、四川这些远方的朋友,也都陆续收到了,当然还有一些朋友暂时还没有收到。今天我在微博上“空投”了一下慰问,对没收到书的朋友们,表示了极大的“同情”:还有人没有收到书。希望坐人的车慢一些,送书的车快一点。实在不行,就“空投”吧——空头的支票没用,空投的安慰暖人心:没有收到书的朋友们,再耐心地等等吧。希望没有收到书的朋友,还是抱着“羡慕、嫉妒”的态度来等。
今天开始,我们的课算是正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按照前期的打算,我们第一阶段的课程是讲“如何读《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我们讲过,读书有三个阶段:一是把薄书读厚;二是把厚书读薄;三是把薄书读没。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就是扔书——把书扔掉,来讲实战。说不定到那个时候,我们要听的消息不是说谁收到书了,而是要听谁把书扔掉了。另外,也再发一个小小的通知,群里的老朋友们是知道的,按计划这本书是七月底、八月初出来,但是为了做成一个精品、良品,改了又改,细了又细,所以就有些延误。一直到现在,还有好多人没有收到,所以我不断地开“空头支票”式的慰问。为了加快讲课的进度,第一,我们重开了一个群——“周六二群”;第二,我们尽可能在晚上开课。原来的周六群一般只是在周六的时候开课,现在的“周六二群”一般是晚上开课,但不一定是每天都有课。所以,请大家一方面,下班前注意群里的通知;另一方面,如果晚上有时间,也来周六二群溜溜,反正吃饱了,也要消消食,到群里来消食有好处,没坏处。
今天,要特别说一下的是,我现在真诚地邀请收到书的朋友能到当当网去写一下评论,不必是长篇大论,也不必是议论文的“论”,可以把大家的感想、收获、心得简单地写出来。我曾经说过,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出版社全力以赴。所以说,这个评论也算是我个人对出版社的一个报答。以前,不管是在博客中,还是在别的地方,我从来没有要求大家讲过“谢”字。因为个人觉得,大家的收获、孩子的收获便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而今天这样要求,算是我本人对出版社的一个认真的交待,也算是私心很重吧,谢谢大家的理解!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家拿到书了,怎么样才能读得更透,这本书里面究竟讲了些什么东西?怎么样讲这本二百三十页的书,才物有所值、物超所值?这些问题我们会一步步回答。但需要说明的是,我需要一些时间,让我们真正地进入状态。实在地说,大家收到书的那一刻,越是看到大家开心,我自己就越紧张,还是那句话——后记的那句话——只有一愿:不敢说去创造惊喜,唯恐她们不满意。妈妈们,不要失望!
我们今天先讲一个概要,可以说这个概要很重要,是我们统领全书、掌握全局的一个大纲。因为书无法尽意,所以只好在这里做一个尽可能系统地补充。希望收到书的和没有收到书的朋友都充分地重视。好不好?
那么,这本约二百三十页的书,一言以蔽之——把书读薄的原则是什么?两个字:标准。也就是说,要写好一个作文,要“升堂”,就是要掌握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无数次的——“没吃过猪肉,但一定要见过猪跑”。不能上场去比赛,但我们却要知道游戏的规则;不能去演电影,但我们却要会欣赏电影。所以我再强调一下,“见猪跑”的意思就是说,妈妈们要尽可能地放松心态。因为没有要求你提刀上马,扛枪上阵;没有要求你去写一手好的文章;但要求你看到过“猪”的跑法及“马”的阵势。
那么,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的“作文八法”,这是好的标准。“八条”,虽然比刘邦的“约法三章”多了五条,但是相信以我等智慧,多记五条不成问题。我们还要知道,这个“八条”比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少了三条。为了孩子的作文,我们可以不记得“国八条”、“江七条”、“胡六条”,甚至我们也要暂时忘记麻将上的“万筒条”,但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八条”记住。记住这个“八条”,说不定大家打麻将时有了这“八条”,就是一条龙,清一色。想必大家通过这个笑话,就记住这个“八条”了。如果就事论事地说,有朋友问“怎么样才把作文写好啊?”回答是:“八条”!再问“什么八条啊?”回答说:麻将的八条!那么怎么样达到这八条呢?昨天讲课的时候说了一个玩笑话,我们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牌要一张一张地摸,作文也要一步一步地来。
昨天讲完课,我在微博里发了一则笑话,大体的意思是说,现在小孩子胡子还没有长出来,我们当妈妈的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胡子没长出来,一抓就变抓挠了(注:北京话“抓挠”就是抓瞎的意思)。所以,为了一条龙,要自摸,要抓住这个八条,就要从对称入手。如果说“八法”是招式的话,“对称”就是功夫。光有招式,没有功夫,那是花拳绣腿。这几天我们讲评一些孩子的作文,没有讲“八法”,就讲“对称”。对称上的功夫有了,那“八条”摸起来,就跟我们自家养的一条叫“八条”的狗一样,随叫随到。
我们讲,这个作文叫“功夫作文”,如果要问“作文的功夫在哪里?”作文的功夫,就在结构、在对称。如果说“八法”是招式的话,那么“对称”就是功夫。是什么“功夫”呢?是站马步的功夫,这个马步是练武术的必备功夫。不要小看啊,这个功夫深了。不说别的,就是上厕所,蹲坑的时间都会比别人长,对不?这不是笑话。大家到博客上去看一下,前两天有的朋友在博客中分享,说自己的孩子背书快了,记得有一个孩子背四首诗,用了半个小时,为什么?收到书的朋友可能知道了,这就是我们讲的——功夫成片、收获成片。
我们在讲,对称很简单,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所以把这个“私生子”——对称块去掉,也只有三个,这个对称块,还算是个“私生子”——我自己发明的(很容易记吧)。但为什么在全书中用了一百页来讲,贯古通今地来讲,就是要大家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要中医也问,西医也求。最后的结果,苦药吃了,肚子也划开了,病还没好——不上算。所以这个对称,就是“马步蹲裆式”。做起来简单,但道理要吃透。
昨天晚上,我们讲小陈的作文,没有讲别的,就讲结构。结构好了,作文就完成一大半了;结构不好,一会儿流水曲殇,一会儿花前月下,一会儿云帆高挂,一会儿执手相看,谁知道你说个啥子哟?这是对功夫的一个说明,也是对结构的一个说明。这个结构,看到书的朋友知道了,就是解决作文散乱的问题。
下午我们要专门来讲结构的问题,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六根六尘”,不只是一个写作的方法,更是一个观察方法,为的就是——解决作文生动的问题。作文怎么生动?“色声香味触法”,有了这个就生动。再通俗地讲,什么叫“色声香味触法”?不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声,言之有味,言之有意嘛!大家学过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不是有声音?有物、有声、有味,是不是就生动了?
那么本书的重点,就是三个:一是“四个对称”;二是“六根六尘”;三是“麻将八条”。一共就是十八个,绞尽脑汁,也就是这十八个。如果把作文当成比赛的话,那这十八条就是世界上最简单的比赛规则。我们再作个比喻,把这三个重点当成一棵树,那么“对称结构”,就是树的主干;“六根六尘”,就是树上的果;“作文八法”,就是树上的枝与叶。干之不存,果之焉附,那果就变成了无花果,长在天上。果,就是一棵树的美。“作文八法”起到的是修枝剪叶的作用;起到的是尽其善、尽其美的作用。这是我们要把握的关系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