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教孩子学诗

(2010-08-03 19:04:17)
标签:

杂谈

注:这也是一个老贴子,写于六年前,如果不是翻砖揭瓦,也许这个贴子便会让尘土封住了。现在的这个题目有点大---如何教孩子写诗,只是一时找不到好的标题。现在回忆起来,当时也是因为孩子突然开悟,急功近利的我为了显摆一下自己的功德罢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或许真的有人看到这个贴子,有了启悟而真正学会如何教孩子学诗了,呵呵,说不定呢。

 

今天,因为北京的风格外大凶的原故,所以特意先了一首李峤的“风”来让悠宝学。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只有“峤”字不认识,所在领读起来并不困难。几遍过后,我问:“悠宝,你能看出有什么规律吗(因为奥数的原因,所以我们之间常把特点、特性、共性等都叫叫规律)?”
她想了一会,说:“虽然题目是写风的,但是一个风字都没有提到。”
一看这小家伙看出了点门道,于是我接着问:“那都写了什么呢?”
她看着小黑板,一个一个数着说:“写了秋天的落叶,春天的花,江面上的浪,恩----还有竹林。”
“那----你还看出什么规律呢?”
她又盯着小黑板看了一会,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了,诗里的第三个字全是数字。”
对,你真棒,我挥舞了一下手,做鼓励状:“第一行里是三秋的三,第二行是二月的二,第三行是千尺浪的尺,第四行是万竿斜的万,对吗?”
她点了点头。
我很少让悠宝写作文,学校里的作文也不是很多。但近来在网上看到不少孩子能写出惊彩的日记,所以,我便有心试试她的文思。我说:“你能用风来说几句话吗?就象写作文一样?”
“也和这首诗一样不让有风字吗?”她问。
“随便。”我说,因为这样的要求也许对她而说有些难度。
“北风卷地白草折”我话音刚落,她就迸出这句诗----前个星期刚教的。她的回答多少让我觉得有点异外,本来我是想让她用自己的话来描写的。于是我只好顺着她的思咱往下问:“还有别的诗句与风有关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还有呢?”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还有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能引用这句诗更出乎我的意料,但我还是故意问“这句诗里没有风字呀?”
“洗衣服的女人穿过竹林,莲花涌动着鱼舟,我有风的感觉了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