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成语故事,叫盲人摸象。讲得是几个盲人----摸着象尾说是蛇摸着象身说是墙摸着象耳说是扇摸着象腿说是柱的故事。大般涅槃经上的原话是: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虽然比喻不同,但寓意相同。
龙爸我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故事。其寓意无非说指看问题主观狭隘,以偏代全,做事盲目无的,粗枝大叶满足于一知半解,云云。
按说,龙爸这么小---当然比不得时下小学生的“小”-----就受到了对待事物和问题要看主流看全面看长远看客观看正反的教育,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火眼金睛慧根凸现了吧,可是,时至今日,龙爸还是知我感觉良好地认为自是一个目光短浅井中窥天只见树木不见豹斑的人。
龙爸常常想起这一则寓言,也常替这帮被后人嘲笑的瞎子咸吃萝卜操回子淡心----怎么才能让他们把象的真实说清楚呢?
方案一,虽说十聋九哑,但总不甚于说十瞎九呆吧,我想这帮瞎子不会傻到摸只摸到大腿了就不在摸了吧,总有一个瞎子会摸个全摸个遍吧。所以方案一就是,相信其中一个说得最全的瞎子的描述。但是:他说了,有谁会信呢?他真的有这么好的表达能力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他真的触觉器官这么准确吗?
方案二,每个盲人说完自己的感受以后,再派出一个人总结一下。于是,象是一条蛇一堵枪一把扇一根柱子。。。。。。的结合体。这是象吗?
方案三,每个瞎子摸完了象以后,除了集体讨论研究后,再问问别的人----别的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听觉都十分健全的人的意见。可是,健全人的意见会是什么样呢(请注意寓言的题目是“象像什么”而不是“象是什么”)?如果设想幸运52里的场景,那龙爸一般会说:身体很大(如墙),大耳朵(如扇)长得一个长(如管子)鼻子的动物。话毕,龙爸开始渐愧:俺的描述还不如那些个瞎子呢!!!龙爸就拍案大呼:这个成语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嘛----不管是摸象的盲者,还凑热闹的看客,还是读成语学成语的学生,都被这个成语的编撰者乐哈哈的骗了一把----再试想想,甭说是瞎子,即便是健全人能把大象是什么说清楚吗。再试想一下,如果您是作者老爷,你能说清楚大象是什么或大象像什么吗?
所以,龙爸的思想叫上了劲抬上了扛-----大象是什么或大象像什么根本就是需要一个信息描述者与信息接受者互动的一个过程,信息描述者或信息接受者之任何一方大脑缺氧或少了半根弦,象不成其为象是肯定而必然地:不是那瞎子说的快,是听者真的不明白!耳聪目明者,未必就比盲目瞎眼者高明多少。
那么最好的方案是什么呢?最好的方案,俺想----应是:承认自己的瞎子,承认肯定会短视会以偏概全会一知半解。
其实所谓全不全、偏不偏的,完全和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有关的。
有人曾问美国一登月科学家他眼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他说,火箭刚升起来的时候,他眼中的地球只是家人和朋友以及同事。火箭再往上时,他眼中的地球就美国,他想到了国土自豪,再往上时,他眼中的地球就是非洲欧洲于是他想到了战争灾难和贫穷,再往上时,他眼中的地球是尉蓝色他想到了自然想到了全球变暖想到了环境,达到月球的时候,他再看地球----他说,地球不如一个大拇指----因为一只大拇就可以把地球从他的视线中挡住。。。。
龙爸在这里说这些,无疑有很多意义想伸张。但想明确一点的是,您在看自己的孩子时,是否也有盲人摸象的误区,看自己的孩子时,是否能站得远一些高一些合适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