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与做事----孩子的胸怀当以善为上
(2010-07-31 19:54:19)
大多数人会以为霸者之气王者之风是一个褒意。实则不然,“顶天立地、舍我其谁”褒者当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贬者也不计其数:商纣、夏桀、周幽王。。。。。细说一下这个周幽王吧,为了一个褒姒,千金为一笑,烽火戏诸侯。如不以成则王败则寇的标准看,真真确确做的霸气。再说那个吊死在咱北京景山的崇祯皇帝吧,吊死前也说了一句回肠荡气舍我其谁的话:我可以一死以谢天下,但不要伤害我的黎民。我死后请将我的头发遮住脸面,因为我无颜再见百姓(大意,原文没记住)。
三国里的曹操,占卜算命的人是这样评价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成功者,霸气自然可作为一种榜样的宣扬,失败者,王风则成了刚愎自用大逆不道丧心病狂批判。心存霸气,生之适世,当为治世能臣。臆藏王风,生不逢时,便是乱国奸雄。
所以,中庸,应是立身之本。有道是:闲中不落空,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也可谓:处闲时当有慷慨激奋,正忙间不妨雅志闲情。同理,唯我独尊之时,不妨来个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换位;唯别人是从时,不如来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交换。
龙爸再举个例子(取自孟子---万章章句下凡九章),说了三个人当官的不同。
一说伯夷。他做官,清高得很。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他不侍候,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他不驱使(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天下天平,则出来当官做事,好建功利业(也如姜子牙),国家混乱,则辞官挂印隐于山水(如老子李聃)----省得功业未建而身首相异。
其二说柳下惠----就是常说的那个有美女坐怀而不乱、路过果树下被砸着脑袋也不中饱私囊的君子。他当官,不以同朝中有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为耻(有多少人怕同流合污而隐于山林呀),给他当大官,他就当大官,给他当小官,他就当小管,从不挑肥捡瘦,见官就当,看事就做。有人问他了:您不觉得身边尽是小人乱党奸臣大多而落个近墨者黑的名声?他老人家说话了:他是他,我是我(尔为尔,我为我),就是袒胸露怀在我身边,怎么能浸染我呢?这便是治也出乱也出,大官不推小官不让,尔为尔,我为我,都不妨碍俺老柳取得功名。
三者说孔子,他做官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作何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该做的官就好好做,不该做的官就别身在曹营心在汉,想久做则则不惜从小兵干到小排从小排当到小连,从一毛一(少尉)干到三毛三(上校),从三毛三干到小金豆(将级),不想久做就去TNN的把老板辞喽!
乱说一气,说倒底,什么霸气不霸气,什么大官小官。怎么活不是活,怎么当官不是当官(龙爸注,官字引伸为做事)?做事在人,成事在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