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戒庵老人漫笔》(下)

(2015-08-12 07:18:19)
标签:

富贵

东坡

喷嚏

好汤

精气

分类: 随笔杂感

《盈歉常理》:阴阳之理,月盈则亏,日盈则昃。人之生也,多少壮富贵盈满,至老不能享其终。少壮艰苦酸辛,至老获享丰厚,安逸其间。值数之奇,亦有终身不遇者;值数之偶,亦有终身获享全幅者。虽修为在人,大都顾所遇何如耳。或者以禄命之受有定数,则星象家藉之为口实,或者以体貌之赋有定禀,则相家据之为徵验。亘古及今,由圣贤帝王愚夫俗子,未尝舍是而论断也。噫!

人生福禄,盈亏在天,修为在人。祸与福,看你如何看待耳。吃亏是福,福不可享尽,惜福者寿,此类话不无道理。

《老景诗联》:“三径黄花随意玩,一竿红日放心眠。”“自种黄花添野景,旋移高竿听秋声。”“九陌车声尘不到,一帘花影月来迟。”“大度乾坤容落魄,多情风月伴衰迟。”“何愁白发能添老,须信黄金不买闲。”此五联取其有合于老怀,漫存之。

老来岁月,悠哉悠哉,诗书音乐,乐在其中。

《陆象山讲洪范以代醮》:……若论五福,但当论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世俗不晓,只将目前富贵为福,目前患难为祸。不知富贵之人,若其心邪,其事恶,是逆天地,逆鬼神,悖圣贤之训,畔君师之教,天地鬼神所不佑。圣贤君师所不与,忝辱父祖,自害其身。静时回思,亦有不可自欺自瞒者。若于此时,更复自欺自瞒,是直欲自绝灭其本心也……

为人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要惑于一时的富贵名利而泯灭自己的本心。

《唐伯虎漫兴》:唐伯虎《漫兴十首》,余见其亲笔行书者,两处互有不同,想随意点窜,未有定者,因并录之。

十年铅华梦一场,都将心事付沧浪。内园歌舞黄金尽,南国飘零白发长。满榻乱书尘漠漠,数声羌笛月苍苍。不才赢得腰堪把,病对绯桃检药方。

此生甘分老吴阊,万卷图书一草堂。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跏趺说法蒲团软,鞋袜寻芳杏酪香。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

一身憔悴挂衣襟,半壁藤萝复釜鬲(上有两个没四点的炁字)。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平康驴背驼残醉,谷雨花坛费朗吟。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何望不甘心。

伥伥暗数少年时,陈迹关心自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乞食院门前。

驱驰南北罨(yan,覆盖)头尘,褴褛衣衫折角巾。万点落花俱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香镫不起维摩病,樱笋难消谷雨春。镜里自看成一笑,戏儿棚上下场人。

落魄迂疏更自怜,焚香扫榻枕书眠。苏秦扪颊犹存舌,赵壹探囊已没钱。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多愁多恨多伤寿,且酌深杯看月圆。

尽怪趋仓(有足旁)总不能,自知才命两无凭。难寻萱草酬知己,且摘莲花供圣僧。两字功名成踕(jie)梦,百年疏水曲吾肱。尽尝世味犹存舌,荼荠随缘敢爱憎?

造物原来最忌名,太平又合老无能。交游零落绨袍冷,风雪飘飘瓦罐冰。二顷未谋田负郭,一餐随分欲依僧。醉时还倩家人道,消尽英雄气未曾?(十选八)

老来情趣已渐无,消遣时光惟诗书。无爱无恨如佛门,滋味虽存且养身。老人无能忌折腾,英雄气短且静休。交游零落无人走,孤单一人没要求。

《闽恒言》:福建语云:延平豆腐邵武伞,建阳妇人不用捡。

是建阳妇人漂亮还是温柔?以前听说过,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

《水三教赞》:《水东日记》曰:宋理宗朝,内臣令马远图一佛,中坐老子,侧立夫子问礼于前,以侮夫子。俾江古心赞之曰:释迦趺坐,老聃旁睨,惟吾夫子,绝倒在地。

同是一幅画,看你如何理解。世事也如此,理解各有角度,各有各的道理。

《静坐方》:东坡在儋耳,题息轩曰:“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既为此诗,复自言曰:“世间何药能有此效?既无反恶,又省药钱,此方人人救得,但苦无好汤,使多咽不下。”胡苕溪曰:余连蹇选调四十年,在官之日少,投闲之日多,固知静坐之味,第向平婚嫁之志未毕。退之啼号之患方剧,正所谓无好汤使多咽不下也。故曰: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余徼天幸,多难之后,不意有汤下药,所矜矜自持者,惟恐因药发病耳。

坡公大度心宽,无想不开的事。即使流放海南也如此。人首先要心闲,才能身心不疲。所谓好汤乃是好心情也。

《精气二字》:精字氣字皆从米,可见精气之生,必资于米,古人制字,岂胡乱?

精气皆从米,欲精气足,必不可不食米也。所谓减肥而不食粥饭,无疑是错误的。

《喷嚏》:今人喷嚏,必唾曰:好人说我长安乐,恶人说我齿牙落。《终风》之诗云:寤言不寐,顺言则嚏。东坡有诗:白发苍颜谁肯记,晚来频嚏为何人?随笔载喷嚏不止者,必噀(xun)唾祝曰:有人说我。妇人尤甚,其从来已久。

喷嚏乃生理现象,是体内外空气冷热不匀之故也。民间关于喷嚏的说法大抵是自我解嘲而已。

《论医》:大抵医者不尽人之性,不能知病;不尽物之性,不能知药;不尽己之性,则亦莫知人物之性之所由来也……孟子养气之旨,可以圣,可以仙,可以医。故论医必当以顺气为药,顺情为机,顺时为剂。人之气即天地之气,元无彼此,腠理一闭而病,呼吸一闭而死。凡有血气之物,与吾身无不合一,故藏藏自相损益。

医者要通人性、药性和个性,才能顺病之自然而治病救人。活人之异于死者,气也。要顺气、顺情、顺时治病才能有效。人体一小宇宙,天地一大宇宙,人与天地相通相合则无病矣。

《论堪舆》:宋人倪思父有云: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宋壶山谦父《赠地理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岂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欠,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钱水部仁夫诗云:寻山本不为亲谋,大半多因富贵求。肯信人间好风水,山头不在在心头。

我国历来有堪舆、风水、命相之说,但历来也有反对此说者。我以为,只要是有了点钱的人,一般就比较相信。而越是信,就越讲究了。因为有钱,在钱的作用下,堪舆、风水、命相之说就流行了。

《三住铭》:施肩吾述《三住铭》谓:气住则神住,神住则形住,长生之至道也。

长生不可期,健康就好。人就一口气,气定神闲,身体才会健康。

《遗训》:“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此宋儒谢显道《序论语解》中语也。

儒者胸怀,君子之道。无一己之私,而有天下后世之忧。

《东坡讬喻诗》:“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东坡有为之言也。

人生就是一个偶然。人生的轨迹有些记忆也许很深刻,但对于他人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是东坡所谓的飞鸿雪泥吧!

《阴多阳少》:叶文庄公盛云:数自一至十,惟三平声,八卦惟乾离坤平声,十干十二支皆仄多平少。阴常有余,阳常不足,君子少而小人多,此亦可见。

普天之下皆阴盛阳衰,所以君子少而小人多,好事少而坏事多了。

《江陵论财赋揭帖》:张太岳居正云:谚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思考应当是多方面的,多向的。有时要想到无时,无时亦要想到有时。

《伪病字解》:凡涉人为,皆是作伪,故伪字从人从为。凡人之一身,只是火候失调便生病,故病字从丙,言火也。

天地自然奇妙无比,故曰要顺其自然。一旦加以人为,就有作伪。火候失调便成病,病要好就得去火。造字真奇妙!

《豆腐诗》:苏雪溪平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箇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和道家。

自汉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以来,豆腐成了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即营养保健又便宜实惠。

《煮粥诗》: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粥养胃。冬日喝赤豆粥能驱寒热身,夏日喝绿豆粥能消暑通气。粥不耐饥,故适宜老人。现在说什么糖尿病人不能喝粥,苦了糖尿病人。

《老子至言》:老子曰“去子之虚志与骄气、泰色与嗜欲,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至哉言乎!

嗜欲和傲气是害人之毒药,不抛弃它,身不可能健康,心不可能安逸。

《林和靖要语》: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好名则立异,立异则身危。风俗不淳俭,则财用无丰足。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省心铨要》中语。

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清高离世的,但他的为人之道值得我们参考。

《塔中塔》:湖州飞英寺塔中空,复有一塔,甚奇巧。

我去过湖州,见到飞英寺的塔中塔,确实奇特。塔至今依然还在。

《古人引用谚语》:余尝以谚语“顺天而行,随时而过,逢场作戏,见景生情。”四句为养生法。“尘世如海,人心如渊,往事如梦,前程如漆。”四句为宽胃方,揭之座隅。偶阅《野客丛书》之谚语,摘录如下。兽恶其网,民恶其上。一人在朝,百人缓带。一日不书,百事荒芜。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何如。(以上杜荀鹤)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以上罗隐)

逢人只可少说话,卖术不须多要钱。(刘改之)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曹邺)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贺仙翁)

谚语虽通俗,道理却深刻,人生一世其实未必懂得。

《大度》:东坡曰:天下之事,成于大度之士,而败于寒陋之小人。

东坡虽然仕途不济,但终因大度而得其幸运。

《老年拗拗》:宋郭功父有《老人十拗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里睡;不肯坐,只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昔人称为切中老人之病。

老人如小孩,故有老小孩之称。衰老的病体,再有就是生命将终的无名怨恨。

《郑端简公训子语》:郑尚书淡泉公训子履淳曰:胆欲大,心欲小,志欲圆,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学非记诵云尔,当究事所以然,融于心目,如身亲履之。南阳一出即相,淮阴一出即将,果盖世雄才,皆是平时所学,志士读书当知此。不然,世之能读书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此嘉靖壬戌冬所训,最是名言。

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为人要正,处世要圆。

                  二零一五年八月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