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上)

(2015-08-08 06:49:08)
标签:

年号

君子

王士祯

功名

峨眉

分类: 随笔杂感

       《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勒斯仁点校。)作者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字子真,号阮亭,山东新城(今淄博桓台县)人,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扬州府推官,与江南文士交往,因想往苏州渔洋山风光,自号渔洋山人。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以户部郎中应召入对,被康熙所识拔,入南书房,后因与废太子唱和被罢官。在人生的最后七年,回乡专心著述。所居宅西有圃和池,池北数椽为书屋,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意,取名《池北偶谈》。旁有石帆亭,常和宾客在亭内聚谈,故又名《石帆亭纪谈》。

《御制诗》:御制登城诗云: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戚在当前。真帝王诗也。

康熙是个有为的好帝王,时时想着民生休戚,不简单!

《善果寺御书》:世祖(顺治)御笔书弘觉禅师云: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唐人岑参诗也,在都城西善果寺。

顺治后来出家了,他与禅师交往很自然。但书此诗莫不是借此表明自己不恋皇位、美人,有远离皇宫之心?

《千秋康氏》:本朝顺治以来,直省民间一产三男者,岁有数十,多不胜纪。定例官给米三石、布十匹而已。按南唐时,金陵人康国辅娶司马氏,一产三男。唐主以为瑞,皆封将军,号千秋康氏。

对于多胞胎,历代多比较重视,给予一定的补助。也许当初人口不多,视为祥瑞故也。

《县名避年号》:顺治中,改嘉兴府崇德县为石门县,以避太宗年号也。明穆宗朝,亦改隆庆州为延庆州。许重熙《五陵注略》曰:宋时皆改郡邑名以就年号,如祥符、绍兴之类。国初亦以洪武名其门,避年号,非古也。

避讳其实是极不合理的事。地名改来改去,有什么意义呢!宋时用年号来命名,清又避年号而改名,真是无事生非!丰子恺先生家乡浙江石门,原来前身是嘉兴崇德。

《张学士》:侍讲学士张贞生面奏过戆被革职为民。扁舟南归,一时赋诗赠行者甚多。高念东侍郎云:读书学道千秋事,士所当为正自多。家兄西樵云:言听便为天下福,计违不负一生心。张尝书邸壁云:至危是人禽之介,吃紧在义利之关。

官不在大小,在于有无忠于职守之心。不为私利,直言面谏帝王,忠心可嘉也!

《葛瑞肃公家训》:居乡无难,只要在家读书静坐,不管闲事,敦伦理,屏嗜欲,勿干请有司,禁绝假托用势者耳。若做官,要做人,事事念念,为义为公,成败利钝,皆无足计。

为官先为人,做事先做人。人正则事正理明矣。只要没有私心,则自然为公为义矣。

《方伯公遗事》:先祖方伯公年九十余,读书排篡不辍,虽盛夏,衣冠危坐,未尝见其科跣(光头、赤脚)。常揭一联于厅事云: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斋中一联云: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可忍。癸巳岁,作自祭文,有云: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淡泊,能忍闲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携众而同游,可含笑而长逝。

君子无愧于人,甘淡泊、忍闲气,长寿是理所当然的。

《方伯公答人诗》:方伯公素不喜修炼之说诺,恆揭“宁静淡泊”四字于壁,读书眠食外,惟暝坐调息而已。尝有答侯晋阳大参一绝句云:问予何事容颜好,曾受高人秘法传。打叠身心无一事,饥来吃饭倦时眠。按“饥来吃饭倦时眠”,乃《传灯录》义海禅师语。

宁静淡泊、暝坐调息、饥来吃饭倦时眠,禅宗作派也。仁者寿,静者寿,故其寿九十多。

《徐东痴》:吾邑徐隐君夜,字东痴,年二十九,弃诸生,隐居东皋郑潢河上,掘门土室,绝迹城市,有朱桃椎、杜子春之风。癸亥春,予及先兄过之,欲约同志为构草堂,又遗书县令云:元道州状举处士张季秀,请县官为造草舍十数间,给水田一二顷,免其当户徭役,令得保遂其志,使士庶识廉耻之方。

真名士,可报官府由官府供给衣食住所,这是为廉介之士提供生活保障,这样的社会确实可赞可叹!

《米元章婿》:段拂,米元章之婿。拂字去尘,元章有洁癖,见其名字,喜曰:既拂矣,又去尘,真吾婿也,以子妻之。

居然以人名定女儿的终身,实是洁癖者的偏激和疯狂。

《魏尚书格言》:蔚州魏环溪尚书,顺治中,以光禄丞养亲家居,所著有《庸斋闲话》,录数则于此。

有不可知之天道,无不可知之人事。

好名是学者病,是不学者药。

五伦之外无道,六经之外无文,四书之外无学。

贫贱立品,富贵立身,方是天地间真男子。

成德每在困穷,败身多因得志。

世间第一种可敬人:忠臣孝子;世间第一种可怜人:寡妇孤儿。

恭谨忍让,是居乡之良法;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

吴芾云:与其得罪于百姓,不如得罪于上官。

李衡云:与其进而负于君,不如退而合于道。二君皆宋人也,合之可作出处铭。

若皆如此为人,则君子满世界,天下亦大治矣!

《苏门孙先生言行》:苏门孙徵君锺元先生,以康熙乙卯卒,年九十二矣。先生常语门人曰:读有字底书,要识无字底理。又曰:予五十年始识得一贫字。尝有诗云:为人百岁只为子,学道终身总学贫;定力原从贫处得,猿啼鬼啸也成邻。先生尝题壁云:人生最系恋者过去,最冀望者未来,最悠忽者现在。夫过去已成逝水,勿容系也。未来芒如捕风,勿容冀也。独此现在之顷,或穷或通,时行时止,自有当然之道,应尽之心。乃悠悠忽忽,姑俟异日,诿责他人,岁月虚掷,良可浩叹!

读书须明理,为人要识贫。定力在贫穷,鬼神也可邻。人生最应该抓住的是现在,过去已逝去,未来不可知,抓牢现在,就不会留恋过去,胡想未来了。

《沈文端公家书》:归德沈文端公家书云:大抵盛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仄,一定之理。惟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不过享用,不作威福,虽处盛时,可以保守。我今虽做热官,自处常在冷处,必不肯多积财货,广置田宅,使身终之日,留下争端,自取辱名。

道理很简单,人人似乎都明白,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重师》汉人最重其师,门生故吏,至有弃官行服(守孝)者。荀爽师事李元礼,贻书云:“久废过庭,不闻善誘,陟岵(zhihu,登山)瞻望,惟日为岁。”直如子事父矣。薄俗要当知此。

重师之道,社会风气必然就好,就能长治久安。

《苏少公葬地》:眉州蟆颐山,有老翁泉。叶石林云:东坡晚亦号老泉居士。《墨庄漫录》云:苏黄门薨于许,王定国作挽词云:徒泣巴山路,空悲蜀道程。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注云:公与东坡常泊巴江,夜雨,相约伴还蜀,竟不果归。今东坡葬汝,公归眉。王祥有言归葬仁也,留葬达也。

为先逝者安葬,仁人之举也。至于葬于何地,看情况而定,可以便宜行事。如今,如何处置骨灰,则更无所谓了。

《蒋虎臣》:翰林修撰蒋虎臣先生,金坛人,自号华阳山人。幼躭禅寂,不茹荤酒。祖母梦峨眉山老僧而生。生数岁,尝梦身是老僧,又数梦古佛入己室,与之谈禅。年十五时,有二道人坐其门,说山人有师在峨眉,二百余岁,恐其堕落云云。顺治丁亥,先生二十三,以一甲第三人及第,入翰林。二十余载率山居,仅自编修进修撰,终于史官。性好山水遍游名山,晚自史馆以病请告,不归江南,附楚舟上峡,入峨眉山,卒于峨眉伏虎寺。临化有诗云:偶向镬汤求避热,那从大海去翻身;功名傀儡场中物,妻子骷髅队里人。

奇特的人生,自幼有佛缘,大约前身在峨眉,故而不远万里赴峨眉。临终诗则是看破红尘之语了。

《孔明之学》:徐庄裕公《读书续记》云:“汉儒为学,能见得静字,惟孔明一人。学以广才,静以成学。”等语,亦得规模领要。

惟心静才能成学,才能成事。烦躁不定,必将一事无成。诸葛孔明明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结果,仍一往无前,确是忠臣也。

《王东臯》:汤阴王东臯官文选郎中,清介有执持,为本朝吏部第一。尝语同官尹澜柱曰:宋岳忠武王,吾汤阴人也。王之言曰: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吾生平服膺斯言,惟求无愧耳。又曰:作吏部无他才能,只须守定“不衍不忘,率由旧章”八字。

政府官员真能做到“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 。”则官场清廉,为世人楷模矣。至于“不衍不忘,率由旧章”则是衙门作风,死板之至矣。

《三帝陵诗》:“一路荒山秋草里,行人惟拜汉文陵。”唐人诗也。“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宋人诗也。“祠官如可乞,长奉泰陵园。”“先帝侍臣空洒泪,泰陵春望已模糊。”明人诗也。文帝、仁宗、孝宗三君,德泽感人之深如此。

后人不忘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三位明君,可见民心向善,人间自有公理在!

《在疚记》:忠庄朱公著《在疚记》一卷,语多精诣。略载数条于左。

“深山静坐十年,使习与性离;尘世顺应十年,使外与内合;为学之事,或几化矣。

人自昼至夜,当知何所事?知者,则性命生死俱了。

纪纲之坏,存乎风化;气节之坏,存乎培养;人心之坏,补偏救弊,存乎执中;约言之,存乎朝廷。

实变气质,方是修身。

待小人尤宜宽,乃君子之有容。不然,反欲小人容我哉!

赴大机者速断,成大功者善藏。”

为学是终身的大事。知人事则知生命矣。社会风气、纲纪、气节、人心之变,全在于政府朝廷之举措。修身在于气质之变。君子要宽容。

《王山随劄》:张篑山讲学,以言事谪归,居庐陵王山,有定岩、复笥峰、水琴涧、虎子岩诸胜,皆伐木开道,手自创关。篑山住此二年,复应诏出,殁于京师。又一年,予入都门,见其居王山时《茅屋随劄》一卷,想见此公学道刻苦,非人所及,略录数则于此。

王山金顶之胜在于高,尤在于孤。然不高则不孤,愈高则愈孤。君子立身亦然。

王山笋类多苦,烹之亦有真味。又产苦菜,浸之一宿,饥来啖之,颇胜园蔬,然以其苦,多为人弃。人生营营,无日不苦。日在苦中,安之若饴。至饮食细故,非刀俎物命,便不可下箸。安得携此二苦味,令饱尝耶。

客来山中者,辄赠竹杖,强之登临。或曰孝子不登高、不临深,或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余曰不然。天下惟看破生死底人,方不为生死所夺,可为忠臣,可为孝子。可以乐天,可以立命。

君子立身在于高和孤。苦味是真味,日日在苦中,才知甜滋味。看破生死事,才知人生乐。可惜张公居山二年后复出,随即而殁,还是未看不破啊!

《纪映淮》:金陵纪青,字竺远,能诗。少为诸生,弃去,入天台国清寺为僧。女名映淮,字阿男,嫁莒(ju)州(今山东莒县)杜氏,早寡,年五十余,以节终。余从子官莒学正,访得其遗诗数篇。其一云:清谿有桃叶,流水载佳人。名以王郎久,花犹古渡新。摇秦代月,枝带晋时春。莫谓供凭揽,因之可结邻。又:李花一孤村,流水数间屋。夕阳不见人,牯牛麦中宿。

诗很清新,高雅而超越,似不在人寰,一片宁静好似在秦晋时代。

《高司寇诗》:淄州高念东侍郎,举省试,公车北上,谒邹平尚书华东张公,公言:君辈少年登第,不啻登仙。老夫少年,意气亦尔,今老矣,回忆五十年中,功名官职,都如嚼蜡,更数十年,君阅历当自知之。二十年后忆尚书之语,慨然赋诗云:翘车北指五云边,绪论追陪岂偶然?晚节功名如嚼蜡,少年科第似登仙。旷怀久矣推先辈,微语还堪悟后贤。毕竟山中煨芋好,十年宰相亦堪怜!

少年登第似登仙,意气风发,何等威风。几十年后回头看,功名科第不堪言。还是归家煨芋头,胜似宰相当十年。老了只要身体健康清闲自在就好!

《僧诗》:在京师,出城送客,偶憩野庵,见壁上题诗甚有意义。诗云:春风迢递忆天台,五月冰寒说五台。无数好山游未遍,秋霜又欲上眉来。考之,乃明嘉善西林寺僧雪溪圆映作也。映有《西林集》。

僧人走四方,也感慨人生短暂,不及遍游名山大川!

《三家店词》:涿州三家店,题壁一词,不注名氏,甚工:客面京尘,登临目送飞鸿绝。不堪重说,故国烟波阔。   

一点孤灯,一片朦胧月,交明灭。双眉寸结,忍听秋蛩(qiong)咽。又上谷旅店有题壁云:一将有余魏武帝,百身莫赎楚怀王。语极豪健,亦无名氏。

即兴题壁不为名利,直抒胸臆,自然流露,无所顾忌。有功力者自然出好诗好词。

《霍亮雅》:霍亮雅,曲周人,倜傥任侠,喜酒,好樗蒲(chupu,骰子)之戏,亦工文章。卒后,申和孟为作传,其邑人刘津逮哭以诗云:门前债客雁行立,屋内酒人鱼贯眠。或曰:此十四字是败家子弟小影耳。

游戏人生的任侠儿,哪里在乎债客排成队,还是且顾当前酒友相戏吧!

《黄媛介诗》:禾中闺秀黄媛介,字皆令,负诗名数十年。近为余画一小幅,自题诗云:懒登高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在有无间。皆令作小赋,颇有魏晋风致。

高雅清淡的诗意,虚无缥缈的禅境,女人能作此诗如此确实不易。

         二零一五年七月三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