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与小贩的战斗,是现代城市管理中最具特色的了,人们称之为猫捉老鼠的游戏。小贩为生存,城管为城市形象,是一对矛盾,各有各的理。当然,小贩是弱者,常常被撵得满街跑,有时还发生肢体冲突。再当然,吃亏的还是小贩。去年12月,兰州当地四名城管执法人员手持棍棒,当街围殴一位残疾店主;不久前,广州城管也与当地女商贩发生激烈冲突。本应维护市容市貌的城管人员,为何频频卷入公众冲突事件,不断丧失了公信力?的确摸不着头脑。
如果以为这样的事情,执法对象只可能是小贩,不会涉及到其他群体,那就错了。这不,在云南昭通一个盲人被城管打了,说还扔进了水中,一时舆论哗然。3月25日,昭通市昭阳区委宣传部对“几名城管执法人员将一名盲人乞讨者打伤丢入水中”一事做出回应,称已成立调查组,6名相关领导及城管人员停职接受调查,分管副区长向伤者公开致歉。同时,当地宣传部人员称,调查尚未完成,暂可确认的是,是乞讨者把自己弄伤并跳入水渠的。但据一段现场视频显示,盲人乞讨者和群众称是被城管所伤。
此次殴打盲人,影响更为恶劣。这是暴力执法结出的恶果。当地对此迅速做出处理和回应,值得肯定。但此事是怎么发生的?城管的暴虐之气又是从哪儿来?真相好像不清楚。对于当地政府与当事人各执一词的说法,大多数网民观点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声讨城管人员。这其中,有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理,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城管人员欠佳的执法形象。这也表明,城管人员一些执法行为已经使人难以容忍,为人诟病,需要重塑形象。
对于这样现象,鄙人以为要重塑形象,重要的在于通过制度建设,把暴力执法关进笼子里,加强有效监督和管束,使之不能大动干戈,放下拳头。在于洗脑式的法治教育,明白不管打什么人都是违法的,要付出使用暴力的代价。在于要文明执法,以民为善,不是以民而恶,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而不是颇指气使,高高在上,缺乏怜悯之心。只有杜绝暴力执法,才能树立好形象。
还是那句老话:“要文斗,不要武斗!”这是人民内部矛盾,犯不着一味用武力征服,何况面对的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尤其还是一个盲人。如果有人性,同情还来不及呢,哪能拳脚相加?至于这次事件真相到底究竟如何?还有待调查,公众也将拭目以待。但不管结果怎么,城管执法必须首先放下拳头,矛盾才会化解。否则,仍无宁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