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钓”杂谈之七
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因为日本的挑衅,中国频频出招,使之极为被动,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日本为摆脱这一困境,争取国际支持,尤其是西方的认知,跑到欧洲“游说”,满以为会达成一些共识,没有想到弄得灰头土脸。这样的冷遇,也使日本始料不及,颜面扫地。
据报道,最近正在欧洲展开“游说之旅”的玄叶光一郎,在抵达法国后与埃罗举行会谈,并阐述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日本外务省称,埃罗听取了玄叶光一郎的解释,但没有说明埃罗是否支持日本政府的立场。报道指出,从法英德媒体周一的报道来看,三国对日本外相此行缺乏热情。德国媒体基本只简短报道消息,法国媒体普遍把这次访问圈定在经贸层面上,对钓鱼岛问题只字未提。
毫不客气地说,日本外相的“游说”其实是自取其辱。在二战中,法国、英国都是盟友,深受纳粹之害。中国也一样,遭到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当然,受害国后来都成了战胜国。也就是说,中国和法国、英国是“一条战线”的,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在二战之后有过不快,但有相同的遭遇。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被日本霸占了。作为战败国,按照有关协议,本因把钓鱼岛归还中国,但没有,甚至连战争赔款也赖账。在世界历史上,好像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战败国。如今,还厚颜无耻地让法国和英国支持他的主张,这不是否认二战历史吗?不遭到冷遇没有天理。而德国,同样是战败国,人家拿得起放得下,败了就败了,战争赔款任了。尤其是德国总理的惊天一跪,获得了世界的原谅。日本与之相比,就是一个无赖狭隘的国度,不知道犯下的罪恶,更不会反省。这样的国家,德国肯定看不起,更不会笑脸相迎,仅只是通过一下“以礼相待”的外交程序。
关键在于,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脱胎换骨,已经完全变了样,不仅经济高速发展,国力增强,而且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枝独秀,成为引领世界走出金融危机的希望。欧洲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发展机会和很大利益。就说日本外相“游说”的法、英、德三国,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融为一体。那个遥远的钓鱼岛与他们就更没有任何关系,怎么能因为“岛争”损害本国利益?这不是脑子进水吗?日本的现状人家都看到了,中国稍稍一用力,日系车销量下滑、游客数量大减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使衰退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欧洲需要中国,并且不断获得支持,以避免因为危机而分崩离析。更何况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有历史和法律依据,日本“购岛”是严重侵犯中国主权,“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和挑战”。这时候不远万里去“游说”,必是自找没趣。
日本“游说”欧洲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只能说明他们的外交思路还很传统,适应不了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误判了“钓鱼岛之争”带来的后续效应。可以肯定的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论日本政府玩弄什么样的花招,只会带来噩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