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吃得少,剩得多。中秋月饼怎么处理,还真是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中秋节的礼物也应该与时俱进,换一种方式。月饼要有,但不能泛滥。如果要表示充分的情谊,用其它的食物代替也不错。最近读到一则报道,说去年中秋,白领叶小姐在西祠胡同上“哭诉”丈夫单位发了整整一箱味精,一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时隔一年,又到中秋,叶小姐再次悲催现身,“今年更奇葩了”——几十瓶快过期的酱料、一箱醋、一箱没写生产日期的龙虾。除了感叹发的“福利”太极品,叶小姐也为该怎么处置这些东西头疼。
这个做法可取,发一些生活用品代替月饼,作为中秋礼物,比发吃又吃不了,扔又扔不了的月饼要实惠。关键的问题在于发的食物有质量问题,如果保证质量,未尝不可。如果像白小姐说的是劣质产品,这就是商家昧着良心干违法的事,拿职工身体不当回事,要遭天谴的。其它保质保量的食物保质期长,又是生活必需品,不至于浪费。
二是建议搞一个月饼回收中心,收集中秋剩余月饼,然后用来加工成饲料或者肥料,派上其他用场,既不污染环境,也可废物再利用。
这两种方法,无论用哪一种,对于解决中秋月饼问题处理应该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