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节庆活动,城市需要树立形象时,都会对闲杂人员进行严格管理。这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的习惯动作,尤其是乞丐,要么将他们弄出城市繁华区,要么将他们遣送回原籍,反正不能让他们“丢人现眼”,有碍观瞻,给城市抹黑。大概,此举也是一座文明城市必需的要素,管理者才会不断地“创新”乞丐管理模式,特别“照顾”乞讨者。
这种“创新”就在9月15日的南昌落地生根,进行实践。当天是南昌市新建县西山镇举办庙会。庙会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外来香客被一些不法行乞者欺骗,在庙会门口建了50米长的救助点区,全部用铁栅栏围住,将行乞者围在里面,让他们在栅栏外放一个碗接受施舍。对此,有的香客表示能够理解,有的香客则认为有失妥当。
原来只见过动物园和马戏团将狮子、老虎等凶猛动物关在笼子里的,避免兽性发作伤人,防患于未然。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把人围在栅栏里,还是第一次见到,而且是一些乞丐。乞丐本是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前些年消失,这些年又春风吹又生,在城市的热闹地段随处可见,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还不能简单地把他们说成好吃懒做。这些人有的是残疾人,有的是老者,有的还是孩子,大多衣着褴褛肮脏。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是职业乞丐,靠乞讨发了财致了富。
对于他们的这种生存方式,自古以来就遭唾弃,本来不值得同情。但不管怎么说,乞丐首先也是人,不是随意处置的动物。作为人,前提是必须有尊严,不能与动物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囚禁动物的方式将其囚禁。学者孙隆基指出,当个人被“弱化”,自我评价很低时,就不会有自我尊严了。尽管如此,这种粗糙的管理还是太离谱了,不仅无视人的尊严,也是一种懒政行为。以为这样画地为牢,竖起栅栏,乞丐就不会到处跑,扰乱庙会环境,殊不知已经侵犯了人身权益,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权,属于违法行为。
用铁栅栏圈住了乞丐,受辱的不是乞丐,而是当地政府和法律。因为这完全背离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要求,偏离了正常社会发展的轨迹,没有人道可言。这与“救助”无关,而是集中“圈养”。一个地方政府对弱势群体另眼看待,甚至实行非法动作,只能说明法治意识是多么淡漠,法律在权力面前是多么脆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