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善机构出现一些“丑闻”之后,尤其是“郭美美”事件,不仅让慈善机构很受伤,而且也使募捐者很伤心。许多民间募捐者已经对慈善机构的管理产生了疑虑,他们不是把钱物捐到慈善机构,而是撇下慈善机构,直接捐到受助者手中。这样的事经常都会在身边发生,只要有人需要帮助。
我身边有一个民间群体,自己组织每人捐助200元善款,然后到超市买成实物,直接送到受助者手中。这个受助者是一个麻风村,所在的位置很偏远,从市里赶到县里,再到乡里,然后就没有公路了,要爬山涉水3小时左右才能赶到。麻风村一共住着8户人家。
这8户人家实际上1户有1人,只有其中1户是一对夫妻。因为偏僻,麻风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生活很困难,连电也不通。这个捐助群体因此近两年来,几个成员都会向麻风村募捐,买了衣物被褥、食物等生活用品,不辞劳苦亲自送去,直接表达自己的爱心。他们为何这么不辞辛苦,把钱物捐献到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处理?原因是捐到那里心里不踏实,不如自己捐到受助者手中放心。亲眼看着人家拿了,受用了,心里就高兴。
这说明人们对慈善机构并不信任。用中国的话说,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一个“郭美美”,坏了慈善事业“这锅汤”。但即使是出了这样的事,到现在好像也没有制定出要求非营利慈善机构公布其财务细节的相关法律,使捐助者重新找回对慈善机构的信心。
从技术上讲,我国法律不允许个人向其他个人祈求捐助,但一些民间人士绕开了慈善机构这个合法组织,将钱物直接捐给受助者。这虽然不合法,但捐献者不仅心里明白,而且也和受助者建立了感情,符合传统的情与义的关系。至少,不会担心自己的捐款用错了地方,被不该用的人用了。对于社会和谐,应该没有坏处。
这种民间捐献方式,近来又多了一个渠道,那就是利用微博。但怎么使用好微博,合法捐献和使用,又可能是一个新问题?如果微博捐助应用好,将是上帝送来的最好礼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