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麻将大赛不必扯上传承民俗文化

(2012-08-22 10:35:42)
标签:

文化杂谈

(已发表)

    成都打麻将,可谓天下闻名。前些年有作品描述,说坐着飞机从成都上空飞过,就能听到满城响彻麻将声。川人说话幽默,以为是夸张了,不免一笑。后来到成都,炎炎夏日在大街小巷散逛,看那些茶馆个个爆满,茶客们都打麻将,与之为乐,不为喝茶。即使是居民门口的人行道上,老人们也会摆上两铺,哗啦哗啦地搓着,其乐融融。这时才明白成都这座麻将城是名副其实了。当然,这里面要添点“味精”,赌个三角两角,不赌就索然无味。那时就想,如果无赌,不知成都麻将文化还会不会如此风行?

    最近媒体报道,说由成都市棋牌协会主办的“2012天府雀王争霸赛四川麻将大赛”在成都三圣乡举行了最后的总决赛,经过5小时的决赛,在亲友团、粉丝团的欢呼声中,来自邛崃的决赛桌南方位女选手、33岁的景代菊最终获得“2012天府雀王争霸赛四川麻将大赛”雀王称号并独享20万元现金巨奖;来自三台的24岁选手王超获得巴适雀王称号与5万现金大奖。据说参加海选的有30万人。

    没有想到打麻将还举办大赛,而且人数之中,奖金之丰厚,是让人难以预料的。这比那些各式各样的文化类赛事“牛”多了,“麻将之都”名不虚传。在全国,举办这样的比赛,恐怕只有成都有这样的资格吧。难怪成都市棋牌协会会长施特凡在总决赛开幕致词时无不很专业地说:“成都以历史文化、饮食文化、茶馆文化、民俗文化和世俗文化为世人熟知。麻将,是成都文化最直接、最具群众基础的载体之一,也是成都休闲生活的范式标准。但长久以来,我们缺少对麻将文化的研究传承,对麻将赛事的专业组织,对相关行业的规范与引导。”

    从文化经济的角度讲,麻将的确为成都文化注入了活力,与茶馆文化、饮食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享誉大江南北。作为“休闲之都”,把麻将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或者说是休闲生活的“范式标准”,就有些大惑不解了。我知道打麻将本身是一种娱乐活动,很有群众基础,本身没有罪与非罪之分。如果没有麻将,就不叫成都,也没有成都的休闲生活之说。但问题是在“文化”的同时,让这个载体异化,使之成为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的工具,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就是造成犯罪和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了,从而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在生活中,我们不是常被麻将困扰,周围麻将声声,彻夜不息,把邻里关系弄得很紧张。这就与文化无关了。举办这样的赛事,难以“引导与规范”,相反还会推波助澜。

    如此的打麻将大赛不必扯上民俗文化。尽管主办方认为办得很成功,以期将麻将大赛打造成四川民俗文化活动的品牌赛事。我以为这样的赛事不值得提倡,不但难以倡导健康的民俗文化,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因为无赌(无论大赌还是小赌),麻将难以找到刺激,就难以勃兴。有赌,是陋习,肯定违法,与文化就不沾边了。而时下的打麻将,脱不了与赌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