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爆炸案如今有了眉目,此前认定的“嫌疑人”赵登用也是被害人之一,策划实施爆炸案另有其人。但我们还记得5月14日那场官方发布会上,认定赵登用“罪行”时,巧家县公安局长杨朝邦的一番豪言。他说:“这个案件是赵登用所为。这个是不用质疑的。我作为一个公安局长,面对这么多媒体,敢拿自己的职务、敢拿前程、敢拿法律、敢拿事实开玩笑吗?”如此“职位担保执法”的言论一经传出,舆论哗然,媒体和民众纷纷表示对该案件处理过程的质疑。
将近3个月之后,案件水落石出。在云南省公安厅披露出的消息中,民间的揣测得到了印证,而巧家官方再度陷入舆论危机。人们关心的是曾用“局长的名义”和“自己的前程”担保赵登用是嫌疑人的杨朝邦,如今面对事实,又怎么样?会不会被问责?当然,公众目前还没有得到这一消息。昭通市公安局这一充满戏剧性的案情通报,给杨局长的发誓搧了一句耳光。从而表明,结论来自真实事实和证据,不能空口无凭,自负武断,法律从来就不相信赌咒发誓之类主观臆想。当爆炸案尚在调查之时,就直接“打包票”宣布嫌疑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程序的僭越。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官员的态度看起来越“坚定”,则其与真相的距离就可能越遥远。赌咒发誓,就更显荒诞离奇。脑子进水的人才会相信。在一个法治社会,官帽和前程不能替代作案的证据。
如此的做派,只能说明杨局长高高在上,根本没有把法律程序当回事,在开不讲证据的玩笑。之所以一再强调赵登用爆炸“与拆迁无关”,很可能希望藉此掩盖当地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拆迁征地冲突。这才是最根本的用意。此前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公开力挺“周老虎”,喊出“拿人头作担保,虎照是真的”的言论,被证实是假的。朱巨龙因此被停职。明明无中生有,还信誓旦旦,误导公众,拿有此理?何况巧的爆炸案?那么,杨局长该怎么办呢?在整个事件真相大白之时,不仅仅需要警方的一声道歉,还需要深入探究隐藏在爆炸案后面的深层原因,才是最好的交代。
发誓赌咒一旦成为官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习惯逻辑,只会给社会带来麻烦,伤害法律的尊严。胡适是一个学者,对怎样做学问说的明了:“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只可说七分话,不可说八分话,更不可说十分话。”主管办案的官员也如此,千万不可自以为是,不重证据,不重调查,信口开河,蔑视法律,拿法律开玩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