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办男子中学也难以平衡学生“阴阳失调”

(2012-03-23 17:42:49)
标签:

教育随笔

杂谈

(已发表)

    只听说过为女孩子创办的学校,谓之女子中学。这大抵还是解放以前一些大城市才出现的新鲜事,解放后似乎就很少听说了,因为旧时是“阳盛阴衰”。而今,时代变了,事情也颠倒过来了,是“阴盛阳衰”,创办男子中学的事才有所耳闻。

    这样的消息来自上海,说黄浦区近日与华东师大签订合作协议,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现已开设“市八男子中学办学创新可行性研究专题课题”,从而预示着不久后的上海将有望诞生一所男子中学。(《解放日报》报道)

    对于社会,可能以为这种办学创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对于男生们,是否是挽救“学业危机”的一个转机,也很难预料。至于创办男子中学的动因,提议者、市八中校长卢起升是这样阐述的,说男校模式是在目前普遍出现的男生“学业危机”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根源在于“名高中男生越来越少,‘阴盛阳衰’已是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一现象,上海有一组数据给予证实:在沪上一些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女生也占据大半壁江山,男女生比例普遍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部分高中甚至达到1020个百分点。2011年复旦附中录取高一平行班学生中,男生不到1/3。这应该是当前教育体制与考试制度大背景下造成的结果,尤其在中小学,男生长处难以施展,而女生擅长机械记忆、自控能力强,考试常常优于男生。

    如此,男生学习处于劣势,,也是不争的事实。别说在上海,就是在省市的中学,近些年来这类现象也十分普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就业招考领域,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还不仅仅是涉及教育领域。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一些县市的重点中学,男生一直占有优势,女生在一个班里的比例仅占20%左右,怎么着也难以超过30%。转眼之间,情势就一边倒,“阴盛阳衰”起来。“如今你不管到哪一所高中看看,‘花’开得很鲜艳,而搭配的‘绿叶’确实太少了,已经阴阳失调了。”说到这种现象,我认识的一位校长显得很无奈,还说只要现行的考试制度延续,名校就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女子中学,将男子拒之门外。

    此乃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啊!那么,创办男子中学是否就可以使学生“阴阳”趋于平衡呢?我以为只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教育考试制度还是那么僵化,奉行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特点,这种现象仍然难以控制,不仅高中“阴盛阳衰”,大学也将步其后尘。

    创办男子中学,学校可能会扬长避短,发挥其“空间感强、思维活跃、擅长运动、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勇于竞争、善于合作等优势,引导增强自信,将弱势转变为强势。这应该是一个长久之计,对男生人生观形成和以后的发展大有益处。但从时下来说,在考场上仍然要用同样的考试规则、同样的考题与女生竞争,结果不会有丝毫改变,除非要创办相对应的男子大学。否则,于事无补。故而,平衡学生“阴阳失调”,创办男子中学只是一个单一渠道,发挥的效用微乎其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