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须为“官员公开述职”叫好

(2010-12-20 16:41:15)
标签:

社会随笔杂谈

时事杂谈

杂谈

    这些天,一则新闻很受关注,被称为让公众参与官员考核的积极开明的民主之举。《扬子晚报》的报道称,11月24日,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公开述职活动在南京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南京电视台、南京电台、地铁和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中国南京网等同步直播。在一个半小时的公开述职中,官员们被问出了汗,观众则叫好声一片,直称“要的就是真实,拒绝作秀忽悠”。

    是啊,到年底了,各种各样的考核也不期而至,上级考证下级,单位考评员工;党委考评支部,支部考评党员,甚至连一般党员也签廉政责任书。反正,这考评那考评太多了,顶多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因为每年都一样,要填写那些表,要写那些无人看的总结,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和套路。即使是政府部门,所谓述职,也只是把成绩讲足讲够,把不足变成希望,简要说上几句,然后把材料上交,程序就终止。至于上面看没看,就不清楚了。述职,因此形成官员们自说自话,老百姓只有听的份,连个话也插不上,甚至就不安排这项议程的单独道白。时间长了,官员们也习惯了,做官不过如此。而老百姓则是明白是做出来看的,就事不关已,漠不关心。就是关心了也没用,一个老百姓的话在官员那里还不如打个喷嚏。

    本来,一个成熟稳定的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所有权力都要在阳光下运行。这里当然就包括官员的述职,看你为公家做了多少事,为老百姓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房价怎么样、就业怎么样、社会保障怎么样、收入怎么样等等,都该一一道来,说得清楚。但事实如上所述,老百姓连听听的权力都没有,哪有机会去“评议”?因此,南京的药监局由“单向”述职走向“双向”述职,才会引来关注,才会让一些媒体评论热捧为“积极开明的民主之举”。一个正常的行政主体责任程序,居然让社会感到如此陌生和意外?

    有先贤曰:“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则恐惧则悔,悔可以改过。”公开述职评议,“官员们被问出了汗”,不是为了获得“叫好声一片”。对官员而言,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工作中“吃、拿、卡、要、横、骗”,甚至企图行贿受贿时,能够害怕老百姓的监督,就会身正,不走歪门邪道,不触犯法律,摒弃“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答应,就怕领导不认可”的为官哲学,心甘情愿接受监督。对于老百姓而言,则是要树立公民意识,加强公民素养,强化议政能力,发挥监督作用。两者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由传统政治中的官民观念转变为现代政治中的政府与公民的平等交换和平等制约观念,才是真正的“开明的民主之举”。

    民主前行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这是一件本该做的事,何须为之叫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