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昆明市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昆明市公职人员因公出国(境)、出省学习考察纪律规定》,被称之为“十条禁令”。其中就因公出国(境)、因公出省均进行了明确限制,规定凡因公出国(境)学习考察者,须于回国20天内向相关单位及领导提交内容丰富、详实并不少于3000字的出访报告。
看这则新闻,不用脑子思考时就会为这一举动鼓掌喝彩,以为又给三天两头乐于游历、大把花纳税人的公职人员多设置了一道坎,对公款旅游之风有一种遏制作用。因为至少官方收获了一份3000字的报告,比花了钱连个水泡都没起,也是改革,有进步了。
众所周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三公”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成为众矢之的,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三公”消费上可花掉公共财政9000亿左右。
这个数字多么瞩目惊心,是那么庞大和难以想象。若用于救灾扶贫,用于公共事务,能救多少人于“水火”,使贫困的儿童可以读书,无钱治病的贫困家庭获得医疗保障。出台这项规定,等于以正视听,既对官方负责,又给社会一个交待,还能平民怨。
然而,稍加思索,不仅鄙人会一乐,相信“上帝也会发笑”:出一次国,转个十天半月,花个三万五万,写个报告就可交差,无论如何也是值得的。那么,这份3000字的报告对于出国者是否就会犯难,打消出国的念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一名出国者对一份报告就心有余悸,那他就枉做中国公职人员了。
说到这里,不妨来做点“狗拿耗子”的事,设想一下这份出国报告该怎么写,列个提纲:
首先自然是到A国考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的,要写得高瞻远瞩,有世界性眼光,不宜过长,600左右字即可,长了显得空洞,短了有不重视之嫌。
其次交待考察国的状况,从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社会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人均GDP、国民受教育程度、城市建设等等,一一道来。这一节得弄个800字,把这些内容填进去,已经绰绰有余。
第三写什么呢?当然是写考察经过和内容。这部分是重点,可以写得丰满一些,详尽一些。比如考察了哪几座城市、哪些内容、A国政府怎么重视、有什么要员陪同、受欢迎的程度等等,都不可遗漏。当然,如果到美国,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一试运气之类的就不能写。这部分可写到1000字左右,说明考察得细致具体,学习认真。
最后的部分就是收获体会,不仅要“站得高看得远”,还要结合实际,但不宜写得过细,ABCD几点就可。因为是体会,表述就是虚的,就是谈感想,字数最好控制在600字左右。
这么出国报告就新鲜出炉了。仔细算来,好像有3200字,比规定多了200字。但不要紧,说明态度端正。
当然,如果出国者工作忙,就可交由下面人代劳,只须把出国日程交给秘书即可。秘书都明白怎么操作,先到网上看看,剪切、复制、粘贴一番,大功就可告成,足可应对有关部门了。耗费的时间最多几个小时,20天实在是太富裕了。
可别在意太“八股”,一份如此的报告,写好之时就是寿终正寝之日,有谁愿意去看,只是完成一次任务。
写一份出国报告看来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不会难倒出国者。说透彻一点只不过是多一个过程,多一种形式,多个社会话题而已,难以发挥治本的作用。一个地方,这规定那规定,实在太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