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听风说雨
听风说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27
  • 关注人气:1,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消排队,哪来的“先来后到”

(2010-09-13 11:21:34)
标签:

社会杂谈

(已发表)

    从学习雷锋到“五讲四美”,再到建设和谐社会、遵守公德和社会秩序等等教育,无不是为了改变与文明社会不相符的习惯,让言谈举止文明起来,让礼义谦让回归,并且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然而一旦习惯自然形成,要改变起来就不是教育活动能解决的简单问题了,而是一个思维方式的深层问题了,尤其是改变不良习惯。

    每开展一次文明活动,各级组织工作都做得很到位,不仅大会小会宣传,还在大街小巷、公共场所贴标语,向行人发放宣传品,“不要随地吐痰”、“按顺序排队”、“不要损坏公物”等等提示语随处可见。这都是为了提示人们改变不良习惯。按理说,社会在不断发展,我们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言行应该随之水涨船高才符合逻辑。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眼前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这样。最近笔者参加一个会议,按说参会人员学历层次都比较高,应该懂得“按顺序排队”这样连幼儿园的孩子都明白的小事。使人想不到的是在会议签到处,参会者并没有“排队”习惯,而是闹闹嚷嚷在签到桌前挤成一团,胸贴背,背贴胸,呼朋引伴地喊着叫着,男士没有一点风度,女士也失去得体举止。这让人想起凭票供应物品的年代,只讲体力,不讲规矩。嗨,只是签到而己,还不曾发纪念品。这样的场景你可以在需要排队的场合(比如说食堂、车站售票窗口、电梯口等等)随时看到,就更别奢望会出现一个绅士,排队时能注意与你保持一定距离,或者是首先进电梯的人会自觉地推着门,等待后面的人进完。

    曾经有一次到一所高等学校门口的烧饵脍店买烧饵脍,开始时我的前面站了两个学生,后面有几个附近的居民。本来排得好好的队,可是这时突然从学校涌出几名女生,插到前面,与原先的学生说说笑笑,马上就乱了。目睹此景,我就本能地想维持秩序,问那几名女生咋不排队?谁知忙得满头大汗的饵脍店老板娘冒出一句话,说:“不消排队,讲个先来后到。”此语一出,差点让人晕过去。明明是后来的人插队到了先来的前面,乱了秩序,哪里还有“先来后到”之理?那几个女生面不改变色心不跳,得到了老板娘插队的允许。而我却无语以对,只能“嗨”地长叹一声。在这种场合,你想当一个绅士,人家也不给你机会。

    类似的不良习惯还带到了国外。前些年有机会去了一趟国外,在瑞士一个小酒店里用自助早餐,同团的一名陕西男士却遭到了酒店管理员的训斥。原因是煮鸡蛋是每人一个,酒店是按人数做的,结果这位男士却多拿了一个。于是,管理员就走到他面前,指着他的盘子,一边伸出一个食指,一边喊着“喏”,还全然不知。后来在同行们的提醒下,他才明白过来,把多拿的鸡蛋放回原处,此事才结束。那个场面很尴尬。按说听他平时说话,应是有较高素质的。听说他还经常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还到过美国。就是这样的人,还在外国人面前丢了颜面。这都是习惯惹的祸。在国内别说是多吃一个鸡蛋,就是再多吃几个或者还浪费了,也跟别人没有关系。可在国外就不行,成了多吃多占,就有人监督你。因此,这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关乎国家形象和民族素质的大事了。

    因此,无论是与会者,还是插队的女学生,或者那位陕西男士,一旦形成了不良习惯,在任何公共场合见了人排队,其意识就会支配着她去插队或放任行为,不讲规矩、礼数。这与学历文化的高低没有关系,良好的习惯是自小在和睦的家庭中和幼儿园、小学自然培植起来的。如果小时不培植,成年时,不良习惯必自然形成,且已经潜入意识,要改变就不是简单的事了。这就是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所以,才会出现一边宣传教育,一边不良习惯畅行的状况。

    按照西方文明社会的经验,要使一个人懂规矩,做个绅士,必是从娃娃抓起,且父母率先垂范,严格要求。尼克松曾经在回忆录中说:“一个绅士就是要能够时刻想到别人、帮助别人。”我们连排队的习惯都没有养成,缺乏教养,不在乎面子,哪还会“讲个先来后到”,去“时刻想到别人、帮助别人”?

    看来,要“甩掉中国人不文明的帽子”,并不是喊几句口号那么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