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污染治理还必须标本兼治
(2010-07-27 15:39:25)
江川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多管齐下治理保护星云湖,从治理村落污染入手,削减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减少星云湖污染负荷,有效遏制星云湖水质恶化趋势。(本报报道)
星云湖是云南高原湖泊之一,因自然天成而闻名遐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农村面源污染较少,星云湖还清波荡漾,水碧万顷,美不胜收。那时在夏季和秋季,到湖中游泳者甚多,甚至口渴了,水也是可以喝的。与星云湖厮守相伴的江川人,对环境污染这个词似乎还比较陌生。然而,随着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的加剧,面源污染也不可避免。加之星云湖周边人口密集,生活垃圾也成为污染源之一。在沿岸一些村落,常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景象:那些混凝土铺成的道路上,粪便成堆,臭气扑面;在巷道内,农户直接把猪的粪便往外排泄,使整条巷道肮脏不堪。即使村头建有垃圾池,由于长期无人清理,也如同虚设,垃圾成堆,苍蝇乱飞,污水横流。如此不仅使农村卫生环境遭到重创,也直接导致了星云湖水体污染。
据报道,仅大庄村每年就产生污水23000多吨、垃圾390多吨、农作物秸秆968吨。这些污物和污水最终的归宿地就是星云湖。一个村就有这么大的污染物数字,把沿湖村落的相加,是让人生畏的。星云湖不堪污染重负,于2000年爆发蓝藻,回答人类的熟视无睹。以后几年,每年都会如期上演。近几年来,为遏制蓝藻生长,各级政府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使星云湖水体有了明显改善。
当然,要保护星云湖,彻底改变水质状况,再现杨慎笔下“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的美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要从长计议。星云湖遭遇污染,是从不声不响中开始的,很容易,而要将其治理好,除了实施村落污水治理工程,加强和完善污水沟渠、污水收集管道建设,配套建设生物净化公厕、沉砂池、污水收集池等等硬件建设,加大污染物处理力度,切断生活污水垃圾流入隐患外,还必须强化软件建设,把虚功做实,做到位,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要树立农民的环保意识,更新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地参与到保护星云湖的工作中来。星云湖是江川人民的母亲湖,是她使这块土地生机盎然。因而要让“保护星云湖就是保护自己”这一理念形成沿湖农民的共识,使一家一户甚至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自觉行为,主动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要加强管理,措施要具体可行。我们花钱建了那么多配套设施,就要精心管理,有人负责,让它运转正常,千万不能成为摆设。同时,要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卫生环保行为,守土有责,赏罚兼之,长期坚持就会见效。人人都做好了,一个村就自然清洁干净;每一个村都整洁,每一条河都清澈,星云湖自然就亮丽了。
因此,要遏止星云湖水质恶化趋势,治理村落污染,还必须标本兼治。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