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孩子们的想象力
(2010-07-27 15:30:19)
人类的历史是想象力发展的历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说明想象力对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更需要培养和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与时代同步。
但是,中国孩子们的想象力状况不仅不容乐观,而且还令人忧虑。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来自教育进展国际组织的一项对21个国家的调查。这项调查显示,虽然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缺乏想象力无疑弱化了我国青少年的创新意识,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在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仅有3项上榜,其中有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
究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缺乏的原因,一些专家认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学习惟“标准答案”是从,死记硬背,机械灌输,使孩子们探索未来的兴趣受到极大影响,变成了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当然,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随大流,不鼓励异想天开。优秀科普作品地缺乏更不可忽略。科普作品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的渠道,提供想象的典范,但“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受孩子们欢迎的科普作品,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很难拿出更好的东西”(任福君语)。如此等等的原因,不同程度地形成束缚孩子们想象力的紧箍咒,难以得到解脱与突破。而国外则不同,《海底两万里》等科学作品层出不穷,就连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也写出《时间简史》等不朽之作,供孩子们阅读。
梁启超先生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孩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只有让他们关注太空、关注海洋,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为日后获得不竭的创造力奠定基础。我们要期待中国霍金地出现,必当拯救孩子们的想象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