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2010-09-08 07:54:59)
标签:

雨燕

美食

海鲜

龙眼

白露

桂圆

福州白露吃龙眼

福州民俗

虾仁溜龙眼

分类: 我爱下厨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今天是公历的9月8日,农历的七月三十,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天气开始渐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福州话还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便是说白露过完天气开始慢慢变凉了,白天和夜里的温差很大,大家应注意适时添加衣物和保暖了。

     福州有个传统的风俗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核小,而且含糖份高,白露过后的龙眼品质有所下降也接近尾声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就有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当地的人们认为早上10点之前吃些龙眼最好,甚至还有早餐龙眼配粥的饮食习惯。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关于龙眼的来历,还有个传说。相传古时有条恶龙,老是兴风作浪,危害四方。村里有个叫桂元的年轻人,决心为民除害。他与恶龙搏斗,大战三天三夜,打死恶龙,自己也因伤重牺牲。临死时,他手中还紧紧抓着龙的眼睛,乡亲们只好将龙眼和桂元埋在一起。第二年,这里就长出棵大树,树上结满果子。果子剥去壳,那果肉晶莹,果核黑亮,非常像龙的眼睛。为了纪念,人们就称这树为龙眼树,称果为龙眼,同时把加工后的干果叫做桂圆(元)。福州是全国龙眼主要产地之一,栽培龙眼始于唐末,也有人称为桂圆,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把鲜果和干果统称为桂圆,到了龙眼丰收的旺季时,街上到处都在卖龙眼,而且价格也从早年的的10几元/斤的高档水果,变成了4-5元/斤的应季水果,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昨天去市场的时候,卖龙眼的摊贩叫我买些,说是白露到了,要吃龙眼,才知道有福州有这么一种习俗。从南平到福州生活了6年,说实话,这些节气不提我还真记不住。好吧,入乡随俗,也买点吧,吃吃龙眼,咱也补一补,白露这天还有吃龙眼眼睛还会更加明亮的说法,大概是源于古时的传说,龙眼是龙的眼睛变的吧。今天早上一早就和老胡同志吃了好几个的鲜龙眼,也算大补过了哈。突然突发其想,用龙眼肉做了这道虾仁滑龙眼,味道还真不错。用龙眼来做菜,应该还是蛮新鲜的做法吧。

 

 

(博文中有些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

 

 

 

【虾仁滑龙眼】

 

原材料:

鲜龙眼250克  鲜虾250克   青辣椒1个   油、盐、鸡精适量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做法如下:

1、将龙眼剥去外壳取果肉装盘备用,鲜虾去掉头部、外壳、虾线后洗净开背备用。青辣椒切小块。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2、干锅烧热倒入适量食用油,倒入虾仁快速煸炒至五成熟,下切好的青辣椒继续翻炒至熟后,倒入龙眼肉加入适量盐,鸡精快速炒匀即可出锅装盘。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温馨提示:

1、龙眼属于温热性水果,易生内热,少年及体壮者少食为宜。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表现者不宜食用。舌苔厚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也应少食。

2、龙眼有补血补气功效,体质较弱的人以及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吃点桂圆,对她们身体恢复很有好处。

3、孕妇不宜吃龙眼。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福州风俗白露一定要吃龙眼~~虾仁滑龙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